橫界 作品

第341章 成都往事

 孟知祥咧著嘴,笑道:“早就聽說子弟軍有左輪槍,咱還沒見過! 

 老夫就吃顆槍子兒吧! 

 不過,老郭,我要你親自下手,其他人不配!” 

 孟知祥,享年六十一歲,劇終。 

 唐中期以後,四川就經常受到南詔國的侵襲。南詔每次入侵,成都周邊居民便擁入成都避難,成都城不大且無完善外郭的弊病就顯露出來。 

 875年,高駢(pian二聲,並列和對偶的意思)被任命為節度使,次年便上書皇帝,請求重修成都城池。 

 史料記載,唐代羅城的修築只花了96天,周長25裡,城牆外表第一次使用磚砌,城牆上還修建了用於守城的城樓、庫房、通道,城牆頂部外面修女兒牆等,從此防禦能力大增。 

 在修建的過程中,高駢“悉召縣令賦役”等,而且他還制定了嚴格的制度,“吏受百錢以上皆死”。此外,築城所需要的磚石,除了歷代的墓磚和唐磚,通錦橋附近的佛教寶剎淨眾寺(明代更名為“萬佛寺”)的塔磚,也被拆來用於築城。 

 城牆修築是先挖基槽,槽內築一層夯土,再鋪卵石和泥土層層夯築。城牆兩側的小基槽,就用於堆砌城牆包磚。 

 後來,據《蜀禱杌》載:“武成元年(908年)王建即位,置府城為皇城。” 

 王建對成都城又做了加固,在城牆之外,設置了巨大的壓腳石。它由三合土上再壘砌紅砂石條鋪成。 

 城牆行至成都西北角時,從南北向轉為了東西向,整體呈現出向城內收縮之態,這在歷史上還因此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高駢修築羅城時,有茂縣龍池神女託夢,希望他不要用城牆將此處飲馬河邊的龍女祠包圍起來。否則,她就不能來回自如地回到她的家鄉。 

 為此,高駢特地將城牆在此內縮,將龍女祠留在了羅城之外。 

 當然,高駢讓城牆在此收縮,託夢說也許只是其中一種,更多因素也許只是根據飲馬河的走向修築,最終將飲馬河巧妙變為羅城護城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