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界 作品

第81章 生擒盜墓賊

 史書記載,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是最堅固的唐陵之一。 

 關於溫韜盜昭陵,史書是這樣記載的:“韜從埏道下,見宮室制度閎麗,不異人間。 

 中為正寢,東西廂列石床,床上石函中為鐵匣,悉藏前世圖書。 

 鍾、王紙墨、筆跡如新。韜悉取之,遂傳民間。” 

 這個能不能相信呢? 

 見過? 

 還是盜墓賊告訴你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文中所說的鐘、王是魏晉時期的書法名家鍾繇、王羲之,在後世的中國書法界中,普遍認為他倆是開山宗師。 

 李世民也十分喜歡王羲之的作品,並在死前留下遺言,要求把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放入昭陵給他陪葬。 

 正常情況下,李治不會忤逆老爹的想法,所以,文中的“鍾、王紙墨”,極可能含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可惜的是散入民間後,不知所終,未見有後人記載它的流傳和去向。 

 考慮到溫韜似乎不通文墨,也缺乏對書法作品的應有尊重,隨意把它當成禮物送人是最可能出現的情況。 

 而且,這貨在五代紛亂的時期,能夠混的風生水起,全靠用挖來的寶貝送禮,只是這貨不識貨,把《蘭亭序》送給誰都忘了。 

 李治和武則天的乾陵,之所以能逃過溫韜的罪惡之手,完全是因為武則天的準備工作做得好。 

 史書記載:“惟乾陵,風雨不可發。” 

 溫韜不止一次動手挖乾陵,但每次挖掘乾陵的時候,都會風雲變色,雷雨交加,硬是讓溫韜無法下手。 

 頭一個惦記乾陵的人是不久之前的起義軍領袖黃巢。 

 他當年發動號稱四十萬大軍來開發乾陵,也不過是把山的一邊挖出一條四十多米深的大溝,這條冠名“黃巢溝”的遺蹟至今還在。 

 到溫韜發掘的時候,比黃巢晚了不過三四十年。 

 他不可能不知道黃巢的苦惱,也很可能道聽途說了乾陵的神秘,恰恰是民間關於乾陵的說法太過奇幻,才讓溫韜具備一定的戒心。 

 乾陵的風水一直是民間喜聞樂道的好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