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界 作品

第19章 大鍊鋼鐵

 李繼岌問道:“訓鴿子需要多長時間?” 

 索自通回道:“短則兩個月,長則半年。” 

 李繼岌又問:“訓練好的信鴿可以飛多遠?” 

 索自通回道:“最長可以飛五千裡。” 

 李繼岌雖然不懂鴿子,但知道鴿子可以飛好幾千公里,這是真的。 

 又說道:“那你就開始為本世子訓練信鴿,李環撾當你的下手,練成了,讓你們當特務頭子!” 

 不僅索自通喜出望外,就連李環撾也很是興奮。 

 但是信鴿有一個缺點,就是隻能單向通訊。 

 比如,在太原訓練的鴿子,想要給幽州送信是不可能的。 

 但要是從幽州給太原送信,就可以。 

 提前把在太原訓練的信鴿帶到幽州,只要一放飛,信鴿腦子裡的定位系統就會指引它飛回太原。 

 所以,太原作為大本營,以後的商隊送回信來,唯一的辦法就是從太原帶走信鴿。 

 時間過得飛快,讓李繼岌覺得,穿越後的時間不夠用。 

 幾個小兄弟都幹得不錯,紛紛報回各自成績: 

 冶鐵方面:用焦炭為燃料、高嶺土磚為保溫體,加上保溫室和超高爐體,第一爐鐵水已經出爐,品質要比通常土法鍊鐵高出很多,直接可以用來鍛造板甲和鋼刀。 

 趙大錘問李繼岌討要板甲的樣式。 

 我國最早的甲是皮甲,傳說是第七任夏後姒杼,在平定東夷人叛亂的時候發明的。 

 由於冶鐵技術的限制,和青銅材料的昂貴,甚至連秦始皇都沒有能力給大軍裝備金屬鎧甲,而用的是石片打磨、連接起來的石甲。 

 一直到漢朝,隨著鋼鐵鍛造技術的精進,鐵甲的製作也越來越精細化,由粗糙的札甲發展出了甲片細密的魚鱗甲。 

 魚鱗甲由一片片像魚鱗一樣的細密鐵片組成,層層疊疊。 

 受到攻擊時,甲片會隨著身體的活動將甲片重疊在一起,最多可以達到8至10片,所以一般的攻擊根本造不成太大的傷害。 

 同時,甲片還會發生翻轉將攻擊偏移分化,其防禦力非常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