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喜 作品

第257章 日進斗金

 自從段老爺子的百溝陣實驗成功以後,張初一又提出了類似血滴子的改進方法,最終這才讓徒弟顏紅軍帶著張初一開啟了收割模式。 

 李二驢子嘴跟棉褲襠一樣松,吳小亮白天得上工。 

 所以這活只安排了張初一,短短的一個月,兩個人兩套鉤子,晝伏夜出,抓住了十六隻水獺。 

 這還是老爺子壓著事兒,本著不趕盡殺絕,一道河溝下三天。 

 防止人多眼雜,哥倆把收穫的水獺在林子裡收拾剝皮,段老爺子除了去縣城收購站就是跑黑市,還特意去了趟哈市,通過自己的人脈換成錢。 

 月底的時候,張初一自己就分了一千三百塊。 

 當看到滿桌的大黑十的時候,張初一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誰能想到穿越過來小半年了,沒想到第一桶金居然是靠段老爺子的聰明才智卡Bug。 

 不得不說勞動人民的智慧那真是不可限量。 

 張初一也知道了錢的重要性,決定攢起來,萬一再碰上像上次大哥張樹軒賣sks半自動的事,自己也不用捉襟見肘,錯過好傢伙事兒。 

 段老爺子私下裡給哥倆開了小會,以後每年夏天套一個月水獺,絕不貪心。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誓鞋,如果這套百鉤陣洩露出去,那大興安嶺的水獺就有可能遭遇滅族之災。 

 像這種生兒子沒屁股的事兒,對於上過高中,年輕的哥倆來說,肯定是不會去做的。 

 就這麼滴,倆人沉浸在暴富的喜悅當中,張初一給家裡寄了二百塊錢,剩下的攢著買槍。 

 顏紅軍則動了蓋房的心思,可是現在自己和郭麗芳的未來還是個未知數,自己肯定是不回了,要伺候段老爺子百年。 

 尋思著等張初一也找上對象,哥倆一塊跟書記李有田劃撥宅基地,把新房蓋的一起。 

 六七十年代的東北農村蓋房可是件頭等大事,當時還流行著一句順口溜叫“四大累”。 

 和大泥、拓大坯、砍大柴貨、草dB。 

 那時候的生活條件比較差,基本上都是土坯房。 

 家家戶戶蓋房子用的都是黃粘土,不管是住房還是倉房,只要蓋房就得和泥、拓土坯。 

 這還是守著林子,木頭不要錢,就這麼滴,連工帶料下來最少都得六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