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喜 作品

第255章 捕獲河鮮

 老人說,抓魚摸蝦餓死全家。 

 離著榆樹屯七八里地的地方有條河叫細林河。 

 河裡的細鱗魚和山鯰魚五六斤的那是常見。 

 筷子長的花泥鰍跟那大柳根子,還有那板蟶子(河蚌)那有的是。 

 趕上夏天,一炮都能崩出來個四五十斤,水裡的資源相當豐盛,自然而然吃魚的動物它也就多。 

 像水貂水耗子,還有最厲害的水獺。 

 水獺這種動物腦袋小身子大,往大了體重能有小二十斤。 

 小耳朵進到水裡能自動閉合,四個爪子的爪子縫,如同鴨爪子似的都有蹼。 

 屁股後頭一條長而扁的大尾巴,游泳的時候用來掌握方向。 

 這河裡頭沒有它抓不到的魚和蛤蟆。 

 就包括大河裡的河蛤蜊都是它食譜上的常客。 

 河蛤蜊跟那些個大泡子裡的河蚌不一樣,水泡子裡的有一股子土腥味兒。 

 河裡不一樣,冷水一年四季沖刷,這河蛤蜊的鮮美味道可以和海鮮媲美。 

 水獺要是把河蛤蜊撈上來,仰面躺在水面上,用石頭哐哐砸河蛤蜊堅硬的外殼,這小傢伙激靈兒勁兒跟人似的。 

 這水獺的皮毛可以跟紫貂媲美,它不論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擱這河裡抓完魚,只要上岸一抖落毛,這皮子滴水不沾。 

 在最鼎盛的時期,華夏搞外匯時期,收購站一張皮子能換小四百塊錢,那真是搞到一頭一年都不用忙活。 

 它的皮毛一值錢,周圍的百姓們自然而然的就惦記上了。 

 萬一搞上一隻,比種一年地那可多太多了。 

 但是水獺這種動物群居,那是相當狡猾,只要下的夾子有一點破綻,它根本不踩。 

 不懂得人只要擱河邊下個夾套了,那沙土動了一點,水獺指定躲得遠遠的繞道走。 

 你要是擱水裡石頭邊上下夾子,人家一看這夾子反光,指定跑的遠遠的。 

 這些個跑山下套的對水裡的玩意兒是一竅不通。 

 二驢跟張初一說完,這心裡就惦記上了這水獺皮了。 

 要說水裡的東西,榆樹屯裡誰最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