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喜 作品

第243章 上山下夾

 中華醫學博大精深,要麼說老祖宗留下的偏方那是真好使啊,六七十年代大興安嶺看病難,除了土郎中,要想去大醫院瞧病,一個是交通不便,再一個就是費錢啊。 

 獾子跟黑熊有個啥區別呢? 

 就是獾子多了一個小尾巴,黑熊純屁股蛋子。 

 要是入秋前入倉呢,獵手們要扣完獾子之後,回家一禿嚕,把皮毛褪盡,往桌子上一放,那傢伙跟小一號的黑瞎子似的,哥倆太像了。 

 獾子還有一個特點,在這麼些個野牲口裡,那是最乾淨的一種,冬天前蹲倉,人家專門挖個洞當廁所。 

 可不是跟其他埋汰玩意一樣,到哪拉哪,人家大小便都有固定地點。 

 到了開春出了倉子以後,獾子就是擱山上拉屎也有個準地方。 

 挑槓樑子樹洞或者哪個土坑,它咬擱這拉粑粑,完事兒不管離著多遠,都得憋到這疙瘩解決。 

 正因為這個習性,成為了它的弱點。 

 今年開春以後,獾子皮行情看緊,收購站和供銷社一張皮都開出了二十塊的高價。 

 獾子皮毛密保暖,趕車的老闆兒要是擱一張獾子皮當屁股坐墊,坐著熱乎舒服不說,那都不帶得痔瘡的。 

 再加上這個特殊時期華夏正是缺外匯的時間,皮草出口成了大興安嶺各鄉鎮的主要任務之一。 

 這一下子,獾子可就成了跑山人手裡的香餑餑。 

 “初一,擱家幹哈呢?” 

 李二驢今天一大早就來找張初一了。 

 “沒啥,這不是師傅下屯子講防虎講座去了,我喂喂狗,難得休息兩天。” 

 張初一正蹲在狗圈旁邊,鼓搗小狗崽子們。 

 “走啊,跟俺上山盤盤套子去啊,溜達溜達消消食!” 

 “我這還沒吃呢?上哪消食去?等會啊,今兒個天氣好,我對付一口咱倆上山裡整點好吃的。” 

 “成嘞!就等你這句話呢。” 

 咚!李二驢把身後一個五十來公分寬的楸樹皮筐往地下一扔,裡面放了足足四盤夾子,還有斧子和小鋸。 

 哥倆繫好綁腿兒,掐著槍還是奔的北頭河溝子,翻過槓樑子直奔太平山尖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