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喜 作品

第120章 尋找撓子

 張初一看完手中的信,陷入了沉思。 

 寫的挺好,下次不要再寫了! 

 彷彿啥都說了,又彷彿啥都沒說。 

 這就是高幹家庭麼? 

 砰! 

 張初一的肩膀被狠狠地拍了一下子。 

 “初一,回了回了,郭麗芳給我回信啦!說我送她的罐頭很甜,很好吃!” 

 “額,還有呢?” 

 “還有,告我下回別買了,太貴了,她自己就會做罐頭,等秋天了給我做罐頭吃!” 

 “還有麼?” 

 “這還不夠啊?秋天啊!秋天就能吃到她親手做的罐頭了!” 

 張初一不想說話了,看著顏紅軍拿著信在院子裡手舞足蹈。 

 這也許就是傳說中的戀愛腦吧! 

 旺財啊,你的死沒有換回你主子的雄心壯志,下輩子投胎換個主子吧。 

 這吳大腦袋殺狼以後,希望別再出啥么蛾子,這也就是碰上頭孤狼,要是碰上嘯天? 

 ?(ˉ?ˉ?) 

 總之他們應該能消停一段時間吧。 

 1969年3月21日,春分。 

 張初一的師傅張春福兩天前回來了,讓李愛民幫著運回來兩袋子磨好的玉米麵,這是老大張書軒和女婿蘇永旺孝敬的。 

 這段時間,李富貴帶著民兵訓練的更頻繁了,經常跟著武裝部拉練。 

 老爺子帶回來的消息讓張初一明白了形勢的嚴峻。 

 紅旗公社還好,聽說靠近老毛子的那幾個林場,人們心裡都緊繃著一根弦,糧站的糧都搶沒了。 

 王兵可能也收到了消息,帶著馬傑和吳小亮去了趟公社,推回來兩架子車的高粱米,也不知道從哪搞了這麼多。 

 讓人意外的是他們仨給屯子裡的各家各戶都送了些,挽回了不少名聲。 

 李有田給大隊開大會,穩定了軍心,安撫了大夥的情緒,同時佈置今年的任務,榆樹屯的春種還是玉米為主,家家戶戶都要行動起來。 

 這個時候東北大部分地區種植還是以玉米為主,還沒有東北大米一說。 

 因為水稻產區畝產才四百斤左右,當時有個口號,叫作超綱要,跨黃河,過長江。 

 綱要,即《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其中設定的糧食平均畝產,黃河以北是400斤;黃河以南、淮河以北500斤;長江以南8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