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喜 作品

第85章 商量對策

 自然界生存的法則,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因為“人虎之爭”,不僅僅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可以說在歷史的5000年裡,人虎之爭就沒有停止過。 

 早在東漢時期,王充就在《論衡·遭虎》中提到,當時老虎經常闖進東漢帝國的各座城市中,“虎時入邑,行於民間。” 

 唐宋時期,虎患也非常嚴重,不說民間,在當時的長安和汴梁境內,也常有猛虎食人的記載。 

 與南宋同時期的金宣宗時期,曾下令,“詔親軍百人射殺之,賞射獲者銀二十兩,而以內府藥賜傷者”。 

 尤其是清朝初期,全國虎患達到了巔峰。 

 康熙年間,四川人歐陽直就在《蜀亂》一書中記載四川虎患:“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隻同路,逾牆上屋,浮水登船爬樓,此皆古所未聞,人所不信者。” 

 古代虎患之所以嚴重,很大程度上是人口數量少,且防身器械不先進造成的。古代在清朝之前,全國人數巔峰時期,也只有6000萬左右。 

 說起那次“老虎圍村”,李有田也是聽紅旗農場裡有個賣貨郎老李頭說的。 

 1962年九月的一天,紅旗農場呼延大隊。 

 賣貨郎老李頭挑著兩擔子日用品,前腳剛一進屯子沒多久,就發現了蹊蹺。 

 先是屯子外放的耕牛都一股腦地衝了回來,緊接著全村的狗都拼命地叫了起來。 

 老李頭一哆嗦,一定是出大事了。他來不及思索,趕緊躲到了一戶人家裡。 

 不一會兒,有人敲著鑼高喊,“老虎圍村了,老虎圍村了”。 

 剎那間,屯子亂作一團,大家紛紛回家躲避。 

 鄉親們站在自己屋子高處,能夠清楚地看到四面八方的三四隻老虎都向高坪村匯聚而來。 

 當時呼延大隊在紅旗林場也算大屯子,也在響應國家號召,屯子也組織有“打虎隊”。 

 面對老虎的圍困,打虎隊成員開始與之周旋。他們先是點燃火堆,然後敲著鑼在村裡遊蕩,甚至最後都燃起了鞭炮。 

 可是這一次卻沒有一隻老虎因為害怕離去,而是原地不動地守著,眼中還充滿著仇恨。 

 三隻老虎圍了一天一夜,後來屯子裡裡有跑山的老人說,一定有人做了太過傷害老虎的事了,老虎這是尋仇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