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喜 作品

第63章 趕時集兒

 祭灶王、貼春花、吃麻糖、掃塵土。 

 小年兒在北方對於辛苦了一年的山裡人來說尤為重要,終於可以坐下來喘口氣,犒勞犒勞一家人。 

 忙活了大半下午的張初一、顏紅軍哥倆終於坐到了飯桌上,一大盆殺豬菜、涼拌芥辣絲,蘇永旺還搞來了一把青菜苗。 

 這可是稀罕貨,這個年代在臘月裡能吃上綠菜那可比吃肉都難,要說蔬菜那有且只有大白菜,可想而知食堂多肥兒,隔壁四合院的傻柱可是天天帶飯盒呀。 

 於大娘給每人兩顆關東糖,一碗肉蛋兒餃子。 

 張初一來到這個世界第一個真正意義的節日就在一片歡聲笑語中結束了。 

 飯桌上老兩口講了不少林子裡的習俗,尤其是老爺子年輕時候的趣事,老爺子不甘心被揭老底,把張初一騎豬的事講了出來,惹得大夥一陣笑。 

 張初一也順杆爬,改口叫了師孃,姐姐姐夫。 

 三捧五捧讓姐夫蘇永旺在酒精中逐漸迷失了自己, 

 當眾表態張初一以後就是他親弟弟,有事提姐夫好使! 

 順帶腳也說起了時集兒的由來。 

 原來每年的時集兒並不都是臘月二十四,要看當時的天氣,畢竟是戶外,要是刮大煙兒炮還賣個六啊。 

 地點也是提前三五天才能透出風兒來,擱哪開集,時間地點都有人傳消息。 

 蘇永旺說這背後的人能量很大,黑白兩道兒的都得給面兒,以前時集兒就是個鄉親們倒騰吃食的小集會,讓這個神秘團伙兒運作了三年,已然成為周圍七八個公社最大的年會。 

 臘月二十四早上天不亮,約摸著四點多張初一和顏紅軍就被老爺子從宿舍提溜起來了。 

 又是帽子又是圍脖,倒騰下來把個臉捂的個嚴嚴實實。 

 一是為了保暖,二是時集兒本來就是官面不允許的,不管買和賣都是私下的,誰也不想惹上麻煩被認出身份來。 

 蘇永旺還是很細心的,給爺三找來了輛排車兒,萬一有啥合適的也省的人背手拿。 

 其實照著蘇永旺的意思家裡缺啥跟他言語就行,犯不著大過年的跑這麼一趟,又冷又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