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內地的反應

 “你說,這個易晚舟是不是想要把外國的電影技術都引進來呢?他這麼做,估計對咱們電影界的衝擊不小呢。” 

 “管他小不小的,現在跟世界接軌不是咱們夏國的主旋律麼?能在這樣的關係當然是最好啦。” 

 “也不能這麼說吧,香江那邊的電影風格明顯就是偏西方的,跟毛子那邊的東方風格嚴重不一樣呢。” 

 “就是,明顯那邊的人受到西方的影響太深了,什麼東西都只看票房,完全沒有半點的藝術性。” 

 “放屁,《紅高粱》沒有藝術性?這裡面反映的是不是抗日?裡面的人是不是夏國人?現在都獲得了奧斯卡外語獎了呢,你們就是眼紅人家易導的成績!” 

 “那不是一個偶然事件麼?你們看他拍的《午夜兇鈴》不是被很多國家禁了,還說不是受到西方的影響了?” 

 夏國的電影界裡,對於這一次的事件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有人支持易晚舟這樣對國家電影行業的支持,有人則是認為這有可能是西方思想的一次滲透。 

 總之在一些電影行業會議裡,就把這個事情吵成一團了。 

 而事件的主要承辦方,首都電影學院對於這種只會動嘴的電影人更是不屑跟這些人吵架。 

 他們在得到了易晚舟發來的各種徐可導演的作品之後,又結合一系列的香江新聞之後,也開始針對性的給徐可這樣的幻想力豐富的導演提供了好幾個不同的方案。 

 “這一次香江的代表團過來一是找地方取景,二則是想要看看目前在內地製作一些實景道具的可能性。所以,在這一次的考察路線方面,大家要安排好相應的專業人員到場。” 

 “是,校長。這回咱們會把和我們合作多年的老夥計們都叫上,看看香江那邊的道具製作跟我們這邊的一些區別。” 

 老校長聽到下面的人都已經準備好了,也算是鬆了口氣。 

 就在他們緊鑼密鼓的進行準備歡迎徐可團隊的時候,對面夏國戲劇學院的代表團已經到達了。 

 本來老校長也在受到邀請之列,可以跟毛子那邊的專業團隊進行一次深入的接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