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世界的好奇與質疑

 北歐國際電影節落幕之後,夏國的《紅高粱》獲得了四個大獎無疑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當夏國的電影團隊帶著獎盃和榮譽回國,不僅國內媒體爭相報道,國際上的各大新聞媒體也都大幅刊登了相關的新聞。 

 《紅高粱》的獲獎,以及它所帶來的那種深沉、熱烈與原始的情感,如同一股清流,在國際電影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 

 尤其是西方電影行業,他們長久以來都習慣於自己的敘事方式和拍攝手法,《紅高粱》的出現,無疑給他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視覺衝擊。 

 “這部電影真的很有意思。” 

 在歐洲的一家知名電影製作公司裡,幾位資深電影人都對《紅高粱》讚不絕口, 

 “它完全打破了我們對東方電影的固有認知。” 

 “確實,那種原始的情感和濃烈的色彩運用,真的很吸引人。” 

 另一位製作人補充道。 

 隨著《紅高粱》在各大國際電影節的亮相和獲獎,這部電影也逐漸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 

 從歐洲的柏林到美洲的洛杉磯,再到亞洲的東京,各大新聞媒體都紛紛對這部電影進行了深入的報道和分析。 

 而隨著電影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夏國的電影產業也逐漸進入了全球觀眾的視線。 

 許多人開始對夏國的電影製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這個東方古老國度的故事和文化。 

 然而,在一片讚譽聲中,也夾雜著一些不和諧的聲音。 

 在美麗國的某議會大廳裡,燈光昏暗而莊重,一排排座椅上坐著西裝筆挺的議員們。 

 正當大家都在討論國家大事時,有位議員突然提出了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 

 “這部電影,《紅高粱》,真的值得那麼多獎項嗎?他們竟然進入了咱們的奧斯卡的候選名單裡,這是不是一種文化入侵?” 

 他皺著眉頭,帶著一絲不解和疑惑地說道, 

 “我聽說這部電影在島國的評價並不高。” 

 他的話語彷彿一顆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 

 其他議員們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原來,這些質疑聲音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主要來源於一些受到島國人影響的議員。 

 島國人因為歷史原因,對夏國一直持有某種複雜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