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大局已定

 因此,在事情塵埃落定之後,他託人給那位小作者帶去了兩千塊錢,算是對他的一種補償和鼓勵。 

 然而,這兩千塊錢對於那位小作者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呢? 

 是買下了他作品的版權,還是僅僅是一種象徵性的補償? 

 或許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 

 但無論如何,這場風波都不能動搖易晚舟要把這個電影拍成是世界名著的決心。 

 劇本敲定之後,易晚舟馬不停蹄地開始了首映的各項籌備工作。 

 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莫過於挑選合適的行內人選。 

 他深知,在內地拍攝電影與香江有著截然不同的環境和要求。 

 香江電影業以高效著稱,追求的是速度與激情; 

 而在內地,電影製作則更加註重細節與內涵,需要的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為了找到最合適的演員和工作人員,易晚舟親自出馬,與各大經紀公司、藝術院校以及行業內的資深人士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 

 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發掘出那些既有潛力又符合電影角色要求的優秀人才。 

 同時,他也對團隊中的每一個崗位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標準,確保每一個人都能夠在電影中發揮出自己的最大價值。 

 在挑選演員的過程中,易晚舟特別注重演員與角色的契合度。 

 他認為,一個好的演員應該能夠深入理解角色的內心世界,並將其完美地呈現出來。 

 因此,他在與演員的交流中,不僅會探討角色的性格、情感和經歷等方面,還會觀察演員的表演方式和風格,以確保他們能夠真正地融入角色,為觀眾帶來真實而深刻的感受。 

 除了演員之外,易晚舟還非常注重電影的製作團隊。 

 他深知,一個優秀的製作團隊是保證電影品質的關鍵因素之一。 

 因此,他在挑選編劇、剪輯師等關鍵崗位時,都會親自面試和考察,確保他們能夠勝任自己的工作,併為電影的製作貢獻出最大的力量。 

 這電影裡面最特別的人才就是攝影師。 

 要知道那是國師的處女作,雖然在拍攝技巧上,原劇裡仍然有著一些新人上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