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都老鄉親 作品

第309章 贈漁網,得信息,值了!

 張三蔫這人,打魚水平真不低!

 他用的是一張很簡易的手拋網,就是那種最古老的小網。

 饒是這樣不趁手的傢伙什,他愣是打出來了半水桶小魚兒。

 可惜,收穫的都不是太大的魚,基本上都是半斤上下的鯽瓜子。

 這玩意,給孕婦產婦燉個湯還行,要真是上飯店去送,實際上銷路並不好!

 無他,魚很小不說,還淨是刺,吃不到多少肉。

 這個年代,到處都是缺少油水的人啊,仔細論起來,還是大個兒的魚受歡迎。

 比如,過年前,易南平讓鵬叔他們下網打上來的,那種梁水河特產的紅尾大鯉魚,體肥肉多,香得很!

 別管是往市場上擺攤,還是去家屬院裡叫賣,都有很多客戶追著要。

 易南平看啊看,賈魯河的水,寬度和深度,比起開陽的梁水河,也差不多。

 時而泛起的水花,提醒著他,這裡面的大魚也不少。

 就看你有沒有本事,把他們撈上來了。

 得,既然如此,易南平想著,自己也算是順利的到了綠城,按計劃找到了張三省,那就從他身上打開一條路子吧!

 先在這紅廟,想辦法紮下腳跟再說。

 他現在倒是不缺錢,農場的空間裡,還放著厚厚的好幾捆人民幣呢!

 仔細論起來,他的身家,現在在綠城這一片,也能數得著。

 可現在這個年代啊,有錢雖然好一些,可在人生地不熟的地界,最好還是得有個本地人幫襯著。

 這樣才好辦事!

 這個張三蔫,在紅廟這一片,就算是一個合適的人物了。

 他雖然年輕點,可剛才那個婦女不是說了嘛,人家老爹是村長,兩個哥哥還都是吃國糧的工人。

 這樣的家庭,在北環周邊,也算是響噹噹的角色了。

 想到這裡,易南平當著張三蔫的面,直接從隨身攜帶的行李包裡面,拿出來一張上輩子經常用的輕便漁網。

 那質量,那水準,比現在他用的這張網,直接跨越好幾代了。

 易南平也不矯情,直接拿著這張網,輕輕鬆鬆地向河中一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