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都老鄉親 作品

第88章 吃飯不講題,講題不吃飯

 我的姑姑易解放人長得雖然算不上多漂亮,但也並不醜,當年還在奶奶的堅持下,上過幾年新學堂。 

 按說,不至於嫁一個這麼不著調的人家。 

 還那麼遠。 

 這是為啥呢? 

 唉!還不是她正該結親的年紀,渣爺從大西南復員回來了,還帶著一個梁二奶奶,後面拖著個易國慶。 

 他沒離婚也沒給家裡一個說法,就這麼光明正大地又安了個家,在縣城裡過起了日子。 

 那時候,俺爹俺娘已經結了婚,對他們沒啥大的影響。 

 卻一下子害苦了我那正在議親的姑姑。 

 哪個好人家的孩子還敢來提親啊? 

 就這樣,哩哩啦啦又拖了兩年,眼看著姑姑年紀一天天大了,卻連一家來提親的都沒有。 

 萬般無奈之下,還是我奶奶給她做主,尋了個遠一點的人家,給她嫁了。 

 找的就是西山鄉那個窮窩窩裡的一個後生。 

 對,就是馮堌堆村所在的那個西山鄉。 

 姑父袁國強的老家叫袁堌堆,跟馮堌堆距離還很近。 

 所謂堌堆,其實就是指四行山山脈上的一個個小山包。 

 這袁國強從小沒爹沒孃,跟著哥嫂長大。 

 他被強勢的哥嫂欺壓了好多年,都習慣了吃的最少,乾的最多,像一個老黃牛般地給家裡扛活,任勞任怨,一直到了二十四五歲還沒有說親的上門。 

 他的年紀,說起來比我爹還大四歲呢! 

 所以,村裡人就送他了這麼一個老窩囊的綽號。 

 也是一個苦人。 

 奶奶當年見了見袁國強,據說看著他那瘦瘦的高個子,細腳伶仃的手腳,還對我姑姑抹了一鼻子眼淚。 

 兩人成親的時候,奶奶把自己所剩不多的一點嫁妝底子,都貼補給了姑姑。 

 還一直哭著說,自己對不起她。 

 這些年,姑姑家的日子過得比我們更恓惶。 

 倒不是他們夫妻倆手腳懶,不幹活,而是有拖累。 

 孩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