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教手藝

 剛踏上流放路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堅持不了幾天,就會死在路上。但是現在,她卻對到達流放地,充滿了期待。

 剛下過雨的路特別泥濘,著實費鞋。整個隊伍的速度也拖慢了,走到中午,才走了將近二十里。

 路邊草叢裡,時不時會出現一個躺著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死了。

 蘇錦心裡壓抑,小臉緊繃著。

 流放隊伍在一條小河邊休息。

 蘇錦在離盧尚書一家不遠的地方落腳。

 周阿奶拿出幾雙草鞋,讓三人趕快換上。

 腳上套在鞋子外面的草鞋,已經爛了。

 剛套好鞋子,盧珊過來了,沒說話,臉先紅了:“錦妹妹,我們能跟你學編草鞋嗎?”

 蘇錦點頭:“沒問題,就是我想出去找點野菜,現在沒時間。”

 “姑娘如果不嫌棄,跟老婆子學吧!”周阿奶在一旁接話。

 “不嫌棄,不嫌棄,謝謝老人家。”盧珊急忙道謝。

 “錦姐兒,我從河邊的柳樹上折了一些枝條,你看能編揹簍嗎?”

 盧旭拿著一把枝條過來。

 蘇錦接過來試了試柔韌度:“行,這樣的就很好。儘量折長枝條。盧大哥你找人多弄些,我教你們編筐和揹簍。”

 這也是蘇錦聽了盧珊的話,忽然想到的。

 流放犯人大多沒裝東西的工具,都是一個可憐的小包袱。再往前走,遇到的難民會越來越多。像她們這種有揹簍的,最惹眼。

 如果人人有揹簍,她們就不會引人注目了。

 盧旭聽了很高興,趕緊叫了十幾個族人,去折柳枝。

 其他犯人一聽有人免費教編揹簍,也趕緊跟著去折柳枝。

 流放隊伍裡,就柯氏族人是種地的泥腿子,有不少人會編織簡單的筐和揹簍。聽人說柯二丫要教人編揹簍,以為她又藉此機會掙錢。有膽大的就吆喝起來:“教編揹簍,編柳筐。願意學的過來這裡,一個人五文錢,保管教會。”

 然後另一個聲音響起:“教編揹簍,柳筐,一個人四文錢,保教會。”

 第一個喊的人是牛嬸子的男人柯長軍,他看看柯大牛,立即改口:“教編揹簍,柳筐,一個人三文錢,保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