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爺慈悲 作品

第375章 當代中醫人的精神內核

 “我能說一下我的想法嗎?” 

 我斂去了心中的厭惡,笑著說道。 

 趙司長深深的看了我一眼,這才緩緩點頭說道:“我們開會就是為了相互交流,大家既然有意見和好的想法,自然都可以提!” 

 這話裡有暗示,也有提醒之意。 

 顯然她是明白,我接下來要說的內容,恐怕不是那麼簡單了。 

 從她的位置和角度來說,是希望會議穩定和諧,否則這個會議要是搞不好,她不僅僅是丟面子,而是能力方面恐怕都要受到上面質疑了。 

 我笑了笑,示意她放心,然後看向眾人,說道:“國家既然下決心要成立促進會,目的肯定是希望要做好這件事,做好中醫藥的推廣,最起碼是要看到有明顯的改善和進步。 

 像我們之前提到的校友會也好,醫藥協會也好,他們都在自己各自的領域發揮著作。但是這些組織,與我們現在想要做的,又有一點不同,所以才會有成立新的組織的必要!” 

 “有什麼不同呢?我的理解是,要把我們的中醫的文化,把我們的中醫的技術,把我們的中醫藥推廣給更多的外國人,說到底還是要做生意,還是要賺取更多的外匯和歐元。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我們這個組織,就是一個發動機,一個推進器,甚至是一個銷售員!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只是滿足一箇中介和橋樑,我們多的是這種組織,甚至我們還有大使館,促進會確實沒有成立的必要。” 

 “各位都是我們中醫藥行業的翹楚,更清楚如今這個環境下,中醫藥發展有多艱難。我們想要繼承和推動中醫藥發展,就不能只看眼前,不能只是提提建議,動動嘴皮子,而是要拿出真金白銀,付出青春和精力,去為之奮鬥的。” 

 “我張默沒啥本事,學中醫也是半路出家,甚至是為了報恩,才在被迫之下勉強學習中醫的。但是現在我看到了中醫的魅力,也看到了像我師父陳良宇,以及胡成傑、蔣元濟等著這些老一輩中醫人,對中醫的情感和迫切想要將其傳承下去的責任與情懷,也看到了一批年輕人,想要振興中醫的熱忱和決心。” 

 “我不知道在座的諸位中醫藥同行、前輩和朋友,究竟是怎麼考慮的,但是我張默在這裡可以向大家保證,我會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努力奮鬥。為此,關於中法中醫藥促進會的設置和相關章程,我有一些個人的看法,也請大家批評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