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小鐵 作品

第143章 至974頁

 步入行人來往的大道。倆人一路少語走了一段見有一處街心綠地,就在樹蔭下坐了下來。婭琴先開了口:“您能告訴我王大柱同志究竟對您說了些什麼?”“我一直也納著悶呢,難道他就沒在你面前提起過他是在你我之間做紅……?還是有意讓你矇在鼓裡?”老劉現在只能反問了。 

 這一下,婭琴算是徹底地醒悟了過來,她閃電一般就捋順了頭緒,緊盯著似乎就挨在一起的老同志不置可否的說:“看來,他腦子裡想的就是和別人不一樣。” 

 談思想工作習慣了的老劉忽視了剛才的要點,直接就附和了她的認知:“有時我也這麼想過,再看看他留下的那些東西,”他指了指腦袋接著又說:“有可能是這兒出了問題。” 

 婭琴跟著也跑偏了:“嗯,既然早就打算好了的,為什麼要說‘此去風霜路’呢?這麼看來……”“是啊,既然認定美還在人間,幹嘛還要出家當和尚吶,盡說些矛盾話讓人聽不懂。不過,有時我也這麼想過,雖然他犯了不該犯的錯誤,可是他以前說出來的話倒是句句在理、條理明晰的,有些政治見解還挺超前,怎麼就說變就變了吶。”她聽後長噓了一口氣說:“一個人的改變與他的生存環境密不可分,他的經歷幽暗曲折,才從艱難與困苦中走出來就被剝奪了政治生命,依我看來,這才是導致他出家的主要誘因”她並沒有排除他的示愛遭到拒絕後形成的傷害並不亞於上述所言。 

 老劉仰視著遠方,沉默了片刻才說說:“思想上要是出了問題,就是天王老子也是拉不回來的,我和幾位老哥們也算是盡到了仁至義盡。不過,說句大實話,老王是個好人,也是好同志,尤其在關心我們倆的事上,那個熱乎勁真沒得說。”這會兒,話又讓他給說回來了。婭琴沒有理會這些就向他提議道:“有機會去中原,您務必要去看看人家,我相信,作為友人他是無可挑剔的。” 

 這句等同於認可的話刺激著劉思敏的神經,他立刻就說道:“當然當然,經你這麼一提我倒是想起來了,那天他提到了一個叫‘雲臺山’的地方,哎呀,若是想不起來,若大的中原尋個廟找個人的真可謂是大海撈針了。”他做出的動作像極了一隻靈猴。 

 婭琴說:“老故事裡說的都是那些聰明過了頭的人愛往雲呀霧呀裡鑽。”老劉說:“歸根結底還是思想上出了問題,他們害怕面對現實,逃避應該承擔責任!”婭琴本能的又和他對上了眼,她不得不說:“他在我面前就說您是最有擔當的人。”老劉頓時就感覺到自己渾身上下掠過了一陣別樣的‘不自在’,緊接著就發出了與其性格極為相符的策應攻勢:“想好了就回來,孤零零的在那邊久了也不是個事,回到這裡還可以繼續從事你原來的工作,一點也不影響增強兩國友誼的橋樑作用,還可以在華人華僑中起到積極地示範作用。”這麼多地優點作為也沒能讓婭琴這麼快就點破這層薄透了的窗戶紙,激烈的思想鬥爭不停地在清晰與紊亂中摸索前行,有一點不用思考就可明白:以他的職務和權力安排好她是不用費力的。 

 老劉見她不再言語,心裡反而踏實的將手搭在了她的手背上,婭琴只是輕輕地抽回了自己的手,沒有責備。 

 沒有再像以前尷尬的劉思敏繼續對她發動攻勢:“你的條件相當優越,不僅是布爾什維克黨黨員,還是紅旗獎章的獲得者,回來以後根本就用不著申請和考查就會自然轉為中共黨員了。” 

 “我的情況怎麼都被您掌握的一清二楚?”這一次,婭琴是明知故問了。“不是老王,還能有誰?”“老了老了,還說這些”婭琴的臉上不經意就泛出了不易被察覺的悅色,她破防了、認‘輸’了。 

 就在老劉樂不可支的當兒,她從包裡拿出了那枚金光閃閃的獎章移至兩人的中間夾帶著些許酸甜苦辣感嘆道:“只有它見證了我的付出,給予了我的認可。”“沒錯,它不僅是你用辛勤汗水換來的榮譽,更是你寶貴的精神財富。”婭琴得意的衝他莞爾一笑。 

 老劉考慮到她這次來這裡的逗留時間有限,那片土地的事情如果再不確定下來以後可能就不好辦了。至於兩人的事情他認為還需循序漸進、強求不得,便找個理由提議道:“要不現在就去東郊如何?”她的回答讓他始料不及,婭琴在這個問題上突然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她放棄了:“算了,本來是想今後能讓弟弟把它維持下去的,現如今一個個都沒了……”她實在不願在他面前提及那筆指望中的財產變成了子虛烏有的過程。 

 見她重又難過起來,老劉便手足無措的勸道:“你別這樣,過去的就過去了,有什麼想法儘管對我說出來就是。”婭琴忍住了飄然而至的憂傷,她首先想到的就是她在那裡為東平堆起來的那個小土包:“人都沒了,就放棄它吧,我只想…只想在平那塊地時能尋塊地方留作父母的墳場,也可為老人和已故的友人立塊碑石,畢竟他也算得上是位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無名英雄。” 

 老劉完全讚許了這樣的決定:“這個要求不算什麼,婭琴尼娜同志,我一定替你做到。”婭琴側過身來向他行了禮說:“謝謝您!又給您添麻煩了。”“別別別,從今往後你千萬別和我再來這個,剛才倒是讓我又想起老王同志說過的話,說你們那裡實行公有制時發生在你身上的事。”“別提那事了,”她剛剛才把它剔除,現在又觸及到了這個問題,只得採用大道理的那一套發洩出來:“那就是向共產主義邁進的必然步驟。”老劉愛聽這個:“可不可以具體一點說與我聽聽?”“怎麼說呢,”她陷入了沉思……:“那時,工廠裡的全部資產都平攤到了所有僱工頭上,當時我父親收留了許多無家可歸的人。”“噢,原來是這樣,”他有所悟的接著說:“我們這裡正在搞公私合營,凡擁有十人以上僱員的都包括在內,”婭琴忍不住就插上一句:“一點不錯,當時我們那裡就是這樣說的。”“哦?”他繼續說:“私人的股權和紅利的所得是百分之二十五,已經面向全國。”“狗屁!”她的洩憤一出口就意識到了錯誤,急忙抬手捂住了嘴,觀察了一下週圍行人的動靜後才補充說道:“對不起!現在工廠裡已經沒有屬於我們家的私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