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274章 古代猛將11

 史書記載:張定邊身形魁梧,善兵法,精拳術,擅岐黃。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與陳友諒是一樣的都屬於小地主家庭。 

 朱元璋出身就比較慘,家裡人餓死他連個埋葬自己親人的地方都沒有。 

 還多虧自己的同鄉張繼祖,朱元璋才得以讓自己的雙親入土為安。所以,從出身來說張定邊要比朱元璋強很多。 

 不過可惜的是張定邊投靠了陳友諒,跟錯了人,導致自己最後失敗。 

 陳友諒在元朝末年曾經當過元朝的官吏,有一定的文化知識,再加上張定邊與他情同手足,他便跟著陳友諒死心塌地地打拼。 

 至正十五年,張定邊跟隨著陳友諒投靠了倪文俊的部隊。 

 倪文俊同樣也是出身於漁家,他是南方紅巾軍元帥,曾經擁立徐壽輝為“天完政權”皇帝。 

 陳友諒投靠他之後與張定邊張必先一同打仗,屢立戰功。在幫助倪文俊攻克武昌,漢陽之後逐漸發展起來了自己的勢力。 

 參軍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陳友諒就被封為元帥,張定邊與張必先被封為副帥。 

 徐壽輝稱帝第二年,當陳友諒把倪文俊剿滅之後吞併了他的軍隊。 

 至此陳友諒的勢力進一步增強甚至已經威脅到了所謂的大完政權皇帝徐壽輝 

 至正二十年,也就是徐壽輝在當了五年皇帝之後,陳友諒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他控制了徐壽輝,倪文俊因為刺殺徐壽輝失敗逃往黃州。 

 張定邊知道後建議陳友諒進攻黃州,並且成功的殺死倪文俊,奪其兵馬。 

 張定邊是陳友諒的發小,情同兄弟。終陳老大一生只有對張定邊的忠誠,他從來沒有懷疑過。而張做為陳的朋友用他神奇的武功和智慧給了他至死不渝的回報。 

 陳友諒與朱元璋之間命運及至華夏民族氣運在潘陽湖之役中決定了未來。 

 潘陽湖戰役是元末最大規模的一場水上戰爭,張定邊在這次戰爭中差點要了朱元璋的命。 

 在鄱陽湖戰役戰局出現僵持狀態後,張定邊決定實施他的行動,這一行動事先並不為陳友諒所知。 

 張定邊率領他的旗艦和兩艘副艦從陳友諒水軍陣型中駛出,陳朱兩軍都以為他是出來巡航的。 

 張定邊率領他的三條戰船一刻不停直接衝向朱元璋旗艦,百萬軍中取元璋首級。 

 張定邊勇不可擋,以孤軍衝進朱元璋水軍前陣。此時,作戰雙方都被他驚呆了。陳友諒軍也不知為何出現這一情況。 

 而朱元璋軍更是沒有提防,前鋒紛紛敗退。張定邊也不理睬,直奔朱元璋而去。 

 一直衝到中軍,朱元璋水軍才反應過來。他的目標是全軍主帥朱元璋。 

 被驚呆的將領們紛紛緩過神來,立刻指揮自己的戰艦前去阻擋。 

 張定邊衝到中軍已經被三十餘條戰艦圍住,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在這些將領看來張定邊的表演已經結束了,可更讓他們目瞪口呆的事情還在後面。 

 張定邊簡直堪稱一身都是膽,身陷重圍,孤軍奮戰卻越戰越勇,身陷重圍,銳不可當。 

 一路擊敗朱元璋各路將領,先後斬殺大將韓成,陳兆先,宋貴等人,衝出一條血路。 

 朱元璋水軍竟被他衝成兩半,一路直奔朱元璋而來。 

 此時在後軍的朱元璋眼見張定邊戰船一路衝過來也慌了手腳,連忙命令船隻躲避。 

 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由於轉舵太急,船隻竟然擱淺。 

 此時,常遇春的戰船就在朱元璋不遠處。在眾人都急得團團轉的時候,他手持一弓來到了望軍士身邊沉穩的對他說:“不要慌亂,告訴我哪個是張定邊。” 

 士兵指著戰場那位勇猛無比的人,常遇春二話不說搭弓拉箭,遠距離將箭矢射向陣中的張定邊。 

 這一箭不僅射中了張定邊,也射出了一個大明江山。 

 潘陽湖之役也因兩位猛將交鋒徹底成為軍事歷史上一大奇蹟。 

 陳友諒敗亡之後,朱元璋開始統一戰爭,而張定邊想要復漢無望,隱居出家成為僧人。 

 而張定邊一直活到明太宗/成祖永樂年間,於百歲高齡才圓寂。 

 歷史評價: 

 朱元璋:“續資治通鑑元紀元紀三十五,吾前在武昌親見遇春,才遇數騎挑戰即輕身赴之彼,陳氏如張定邊者何足稱數尚,據城指揮遇春為大將,顧與小校爭能,甚非所望,切宜戒之。” 

 《續資治通鑑.元紀.元紀三十五》記載:友諒驍將張定邊直犯太祖舟,舟膠於沙,危甚。常遇春從旁射中定邊,通海復來援,水湧,太祖舟乃得脫。 

 《明史本紀》卷一記載:友諒驍將張定邊奮前欲犯公舟,舟膠淺,敵兵匝集。吳軍格鬥,定邊不能近,定邊舟始卻通海,來援舟驟進,水湧,公舟遂脫。指揮韓成元帥,宋貴,陳兆先,萬國勝等皆戰死。永忠隨以飛舸追定邊,定邊走,身被百餘矢士率多死傷,既而遇春舟,亦膠淺。公麾兵救之,俄有敗舟,順流而下觸遇春舟,舟亦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