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257章 十大才女榜9

 婚後不久趙明誠要外出求學,李清照捨不得他離開還在他臨走的時候在手帕上寫下了那首一剪梅,讓趙明誠隨身攜帶以解相思。 

 【一 剪 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 

 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此詞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當作於婚後不久,題名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記】引【外傳】雲: 

 “易安結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遊,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詞以送之。” 

 根據李清照帶有自傳性的金石錄後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李清照嫁與趙明誠婚後伉儷之情甚篤,有共同的興趣愛好。 

 而後其父李格非在黨爭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連,被迫還鄉。與丈夫時有別離,這不免勾起她的許多思念之情,寫下了多首詞篇。 

 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眾人皆知。 

 李清照還寫下了很多的詞寄給趙明誠,那首家喻戶曉的醉花陰也是在那段時期所作。詞中所透露出來的相思之情含糖量非常高,讓人讀了之後都能感受到李清照的那種想念與愛戀。 

 而往往太過於美好的時光總會襯托著悲涼,與這段幸福時光相比李清照的後半生卻是充滿了波折和悲苦。 

 在宋朝時期整個朝堂是十分動盪的,變革與黨政之爭也非常的嚴重。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與趙明誠的父親趙挺之都是在朝為官,難免受到牽連而第一個因為黨爭被牽連的人就是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 

 公元1102年,宋徽宗提拔蔡京為宰相,蔡京一度成為朝中權臣。開始整頓與他對立的人將其列為舊黨,包括司馬光,蘇軾在內的三百餘人被列為元佑黨,當時也稱這些人為奸黨。 

 李格非本就是蘇軾的門生,自然也深陷其中。遭到罷官免職也是在所難免,與此同時趙挺之卻得到了重用,一路高升坐上了尚書的位置。 

 李清照想讓自己的公公救救父親,一再地請求趙挺之出手相救。可趙挺之自始至終也沒有理會李格非。也最終沒有逃離被打回原籍的命運。 

 隨之而來的就是朝堂頒佈新令,兩黨之間不允許通婚。而李清照和趙明誠正是身處兩黨被迫無奈李清照揮淚告別趙明誠,兩人就這樣被生生地分開了。 

 在這之後,趙挺之更加得到宋徽宗的重用,隨即稱相,與蔡京在朝廷之中形成分庭抗禮的局勢。 

 很快蔡京敗下陣來,被罷了相。這天下也算是得到了幾分安寧,李清照這才有了機會重新回到自己深愛的丈夫身邊。可沒想到沒到半年的時間,蔡京復位,趙家被冤入獄,趙挺之含恨而終。 

 李清照也只能跟隨趙家回到老家山東青州生活,李清照也在這段時期寫了很多感慨之作。這些詞皆是字淺,可字字句句皆是笑淚。 

 她與趙明誠在青州一起生活了十四年,雖然那時候的他們沒有爻在京的時候富足了。 

 她與趙明誠在青州一起生活了十四年。雖然那時候的他們沒有在京城的時候富足了,但卻過得很快樂。 

 閒雲野鶴寄情山水,但為了養家餬口趙明誠不得不再次離家赴任。兩人又一次過上了聚少離多的生活。 

 很快靖康之變致使二帝北去,趙構建立了南宋戰亂不斷。 

 哀鴻遍野,趙明誠的母親也在這時去世了。青州發生了兵變,李清照帶著多年攢下的輜重去投奔趙明誠。 

 兩年之後趙明誠帶著李清照棄城逃跑,李清照見丈夫面對國難如此軟弱無能氣憤不已。也在逃亡之時在烏江上寫下了那首著名的夏日絕句諷刺自己丈夫的懦弱。 

 夏 日 絕 句 

 宋 作者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宋欽宗靖康二年,李清照44歲。靖康之變發生,北宋朝廷崩潰,南宋開始。 

 是年三月,趙明誠因母親死於江寧南下奔喪。北方局勢愈來愈緊張,李清照著手整理遴選收藏準備南下。 

 建炎三年二月,趙明誠罷守江寧,獨自棄城而逃。三月與李清照具舟上蕪湖,“入姑孰,將卜居贛水上。”(《金石錄後序》) 

 舟過烏江楚霸王自刎處,李清照有感而作《夏日絕句》以吊項羽。以項羽寧肯一死引頸烏江以謝江東父老的壯烈史蹟對南宋統治者進行諷喻。 

 不幸的是由於途中感疾,趙明誠竟於八月十八日卒於建康。 

 趙明誠卒後,李清照為文祭之,文曰:“白日正中,嘆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葬畢趙明誠,李清照大病一場。 

 趙明誠卒後,國勢日急。趙明誠大妹夫李擢權兵部侍郎,從衛太后在洪州 

 當時有書二萬卷,金石拓本二千卷。為保存趙明誠所遺留文物書籍,李清照派人運送行李去投奔他。不料當年十一月金人陷洪州,所謂連艫渡江之書散為雲煙。 

 李清照只好攜帶少量輕便的書帖典籍倉皇南逃之後,李清照曾一度往依時任敕局刪定官的弟弟李迒。 

 這時傳有密論列趙明誠者有所謂有所謂之語李清照被迫以所有銅器等物追隨帝蹤希圖投進朝廷 

 顛沛流離中所餘文物又散失大半,建炎四年春,李清照追隨帝蹤,流徙浙東一帶。“到臺,守已遁,之剡出陸又棄衣被走黃岩,僱舟入海奔行朝,時駐蹕章安從御舟海道道之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