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244章 民族英雄錄第二部(十七)

 回顧歷史,李綱東京保衛戰的經過充分展現了一個英勇無畏、智勇雙全的將領風采。他的堅守和抗爭精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

 天幕講的之處略微停頓,又繼續介紹下一位英雄。

 “第四十六位:抗擊金軍,保全蜀地,涪王吳玠。

 吳玠,德順軍隴幹縣人,中國兩宋之際抗金名將。吳玠少時沉毅,崇尚氣節,善於騎射通曉兵法。

 最初以良家子從軍涇原路與西夏作戰,漸升至隊將,隨軍進討方臘起義。

 擊退西夏對懷德軍的進攻又晉升涇原第二副將。

 建炎二年,金軍入陝西,吳玠在涇原統制官曲端指揮下,在清溪嶺擊敗金軍,大振宋軍士氣。

 後受宣撫處置使張浚賞識,升為統制。建炎四年,進兵收復永興軍,受任為權永興軍經略使。

 同年,在張浚指揮下參與富平之戰。戰後與其弟吳璘收攏散兵並在次年的和尚原之戰中先破金將沒立,烏魯,摺合等又大破金帥完顏宗弼所部重兵,獲空前勝利。

 因功建節,拜鎮西軍節度使,此後在饒風關,仙人關一帶與金軍對壘十年並策應岳飛北伐。

 官至保平靖南兩鎮節度使,特進開府儀同三司,四川宣撫使,紹興九年病逝於仙人關。

 時年四十七歲,獲贈少師,諡號“武安”。淳熙三年追封涪王位列七王之一。

 吳玠長期鎮守四川,扼守和尚原,饒鳳關,仙人關等地,屢敗金軍,他汰冗員,節浮費,與胡世將創轉般折運法使糧儲充足。

 “微(吳)玠身當其衝,無蜀久矣。”吳氏兄弟先後鎮守川蜀數十年,史家贊其“綏輯人民,輔寧國家,可謂悉心以勤其事者。”

 大宋歷史上那些傑出的軍事將領似乎總是以組團的形式出現在我們面前。

 楊家將,呼家將,折家軍,種家軍,岳家軍等等皆是將才輩出。

 南宋初年的抗金戰場主要有三個:一是以韓世忠為代表的江淮戰場,二是以岳飛為代表的中原戰場,三是以吳玠,吳磷兄弟為代表的西北戰場。

 金人自侵宋以來,所向披靡,驕氣橫溢及與吳玠交鋒首次敗,北惱羞成怒誓以重兵打擊吳玠挽回顏面。

 南宋吳玠和尚原之戰經過

 南宋時期,金國的鐵蹄肆意踐踏中原大地,民族危機空前嚴重。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吳玠將軍挺身而出,以堅定的信念和卓越的軍事才能,領導了一場震撼人心的戰役——和尚原之戰。

 吳玠深知和尚原地勢險要,是抵禦國進攻的重要據點。他親自勘察地形,周密部署兵力,利用地形優勢構築了堅固的防禦工事。金國軍隊在連續的強攻之下,無法逾越這一屏障。吳玠率領的南宋軍隊則憑藉有利地形和頑強抵抗,一次次擊退金軍的進攻。

 紹興元年,金將沒立和別將烏魯摺合相約分別帶兵由鳳翔階州和成州出散關,會攻和尚原。烏魯摺合先至,立營北山挑戰吳玠。

 吳玠命諸將嚴陣以待,輪番作戰。交替休息,金人皆騎兵,路窄石多,馬隊不能發揮作用被迫棄馬步戰,遂遭大敗。

 移砦黃牛,時值五月,忽起大風雨,下雹,金軍狼狽而遁。

 吳玠的戰績絕不在岳飛,韓世忠之下,同時是南宋的猛將。

 之所以名聲沒有其他兩位大,與其所在的戰場及對手有關。

 另外吳玠作戰上多半以防守為主,很少主動出現,這是其名聲沒有岳飛,韓世忠那樣響亮,卻是金兀朮的噩夢。

 第四十七位:討伐西夏,抗擊金軍,武穆將軍劉錡。

 第四十八位:大破西夏,屢敗金軍,順惠王李顯忠。

 劉錡字信叔,德順軍人。南宋初年名將,瀘川節度使劉仲武之子。

 劉錡自少隨父征戰,宋徽宗時為合門祗候,南宋建立後被授為隴右都護,多次戰勝西夏,頗著威名。

 之後,受名臣張浚提拔參與富平之戰。又扈從宋高宗,兩任權主管侍衛馬軍司公事。

 在順昌之戰中大破金將完顏宗弼軍,並派兵協助岳飛北伐。

 次年,於柘皋之戰再破金軍,此後,被罷去兵權兩知荊南府。晚年再獲起用率軍抗擊南下侵宋的金帝完顏亮。

 但因老病而無功,紹興三十二年劉錡去世,獲贈開府儀同三司,諡號“武穆”。宋孝宗時追封吳王,加贈太子太保,著有【清溪詩集】,今已佚。

 全宋詩錄其詩七首,劉錡性格豪爽,深沉果斷,有儒將風度。

 有儒將風度,對南宋政權的建立與鞏固起到重大作用。【宋史】稱與韓世忠,岳飛併為名將。

 【順昌之戰】紹興十年,按完顏昌和秦檜的第一次紹興議和,金人歸還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應天府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