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232章 民族英雄錄第二部(五)

 哥舒翰經營有方,三軍無不為之震懾。天寶五載,王忠嗣兼任河西節度使,將他提升為衙將。

 哥舒翰喜愛讀《左氏春秋傳》及《漢書》,疏財仗義,兵士很多都欽佩他。

 王忠嗣任命他為大斗軍副使,派遣他到新城討伐吐蕃。

 有同為副使的人見哥舒翰時傲慢無禮,不聽哥舒翰的話。哥舒翰大怒,將他殺死,軍中無不畏懼。

 後遷為左衛郎將,吐蕃入侵邊境,哥舒翰在苦拔海抵禦。

 對方三支步兵從高處蜂擁而下,哥舒翰手持半段槍攻擊其前鋒,所向披靡,敵方三支步兵全敗,由此而出名。

 哥舒翰攻打石堡城,楊國忠攻打南詔,以及突厥犯幽州,幷州等戰事。

 這些邊塞戰爭對李白的詩歌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

 哥舒翰屢從征戰,勇冠全軍,累擢右武衛將軍,副隴右節度河源軍使。

 天寶六年,代王忠嗣為隴右節度使。次年,於青海擊敗吐蕃兼河西節度使,封西平郡王,為左僕射平章事。

 後因疾居長安家中,安祿山叛亂時起為兵馬副元帥,統軍二十萬守潼關。

 又因楊國忠猜忌,被逼出戰,失利,被囚於洛陽。於安慶緒兵敗撤退時被殺。

 為了紀念這位在保國衛邊戰爭中做出貢獻的將領,人們在臨洮建立了哥舒翰紀功碑,此碑現存於臨洮縣城南大街46號院內。

 另有收錄在《全唐詩》中有一首傳詠至今的民謠詩歌:《哥舒歌》。

 是唐朝西部邊民對哥舒翰赫赫戰功的頌歌,此詩以形象的比喻明快的言辭成功塑造了一個威震一方的民族英雄形象。

 因為此詩的作者無從考證,就以西比人來記錄。意思是說:西北邊疆的人。

 《哥舒歌》全詩:

 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

 不敢過臨洮。

 武珊珊用這首詩作為結束,對於最近網上,影視動漫惡意醜化歷史人物也略有耳聞,這也讓武珊珊惱火。

 歷史豈容跳樑小醜作怪,該出手時就出手——舉報。

 而林楓則利用系統給古人上一場特殊的攻略課,至於萬界平行世界那些歐美古人下場如何,只能怪他們的後代太放肆,為他們的後代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