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笫222章民族英雄錄16

 尤其軍中將領不和,副將郭待封擅違軍令,一意孤行終陷敗局。

 真是不怕神一樣的隊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郭待封就是一個蠢豬,且自私自利,罔顧軍紀,抗命不遵,這是導致薛仁貴戰敗的內因。

 外因:高原反應,薛仁貴帶領的唐軍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區行軍,短時間無法適應。

 士兵很容易出現頭暈,噁心,胸悶,呼吸困難等高原反應。

 嚴重的會產生因高原缺氧引發的肺氣腫,造成非戰鬥減員。

 兵力上40萬吐蕃大軍對5萬唐軍,薛仁貴只有速戰速決,直搗黃龍的策略可行。

 論欽陵當機立斷,判斷薛仁貴親率主力輕裝奇襲烏海,糧草輜重必然不濟。

 故迅速調遣吐谷渾軍隊邀擊唐軍糧草輜重,切斷唐軍後備補給。

 而吐谷渾軍可能來自伏羅川和伏俟城兩個方向,繞開了薛仁貴鎮守的烏海。

 雪山作戰,補給是第一生命,補給不濟薛仁貴只能退出烏海,論欽陵這樣便從容收復烏海,再陸續召集各部人馬。

 吐蕃最後集結的四十萬大軍,也是陸續增援而至。此戰雙方各自因勢利導,避實就虛,攻擊對方最薄弱的環節。

 戰術用兵都很高明,但吐蕃適應高原氣候環境,兵力也佔絕對優勢,同時論欽陵及時藉助了吐谷渾的力量,進行正確地戰略部署,因此取得了最終勝利。

 原計劃薛仁貴安排郭待封攜輜重據險而守,在薛仁貴擊破敵軍後再率輜重出發與薛仁貴匯合。

 如果之前郭待封攜輜重據險而守,遇敵人攻擊可以憑藉防禦工事抵禦敵人,支撐到薛仁貴回來夾擊打敗敵人。

 那麼敵軍攻擊郭待封時薛仁貴可以率部及時支援郭待封。

 但是郭待封自恃名將郭孝恪之後,不服薛仁貴管制,擅自行動提前率領糧草輜重出發,導致遇到吐蕃軍攻擊時薛仁貴正在前方作戰無法來支援。

 結果郭待封兵敗逃跑,失去糧草輜重。待封軍大敗還走,悉棄輜重。薛仁貴攻入烏海後難以再往前進攻。

 一方面高原氣候已經削弱唐軍,另一方面繼續前進的話,環境對唐軍來說更加惡劣。

 冰川雪域行軍艱難,薛仁貴不可能在糧草輜重沒到的情況下一直打到拉薩,烏海作戰來不及回來救援。

 論欽陵抓住郭待封犯此錯誤的機會,派大軍擊破郭待封部,唐軍失去糧草輜重更加劇了高原反應。

 薛仁貴只能率軍退屯大非川,吐蕃大軍來攻,唐軍戰敗。不過鑑於唐軍的戰鬥力,論欽陵與薛仁貴約和。

 大非川之戰是唐朝開國以來對外作戰中最大的一次失敗,吐蕃憑此戰一躍成為與大唐分庭抗禮的西部豪強,吐谷渾亦成為吐蕃別部。

 唐朝被迫撤銷四鎮建制,安西都護府遷至西州今新疆吐魯番。

 不久之後公元675年,唐重新控制西域安西四鎮,以于闐國為毘沙都督府,分其境內為十州,以于闐王尉遲伏闍雄為毘沙都督。

 《舊唐書列傳》第三十三和《新唐書列傳》第三十六均有記載。

 到了唐朝武周時期,反覆爭奪安西四鎮,論欽陵要求唐朝武周女帝撤出安西,被武則天拒絕也無可奈何。

 巜舊唐書》記載:

 論欽陵乃請去安西四鎮兵,仍索分十姓之地,則天竟不許之。

 七世紀末,武威道總管王孝傑破吐蕃,論贊刃突厥可汗子等於冷泉及大嶺各三萬餘人,碎葉鎮守使韓思忠破泥熟俟斤等萬餘人。

 雙方反覆爭奪安西四鎮,吐蕃失敗。

 辛未,吐蕃遣其大臣論吐渾彌來請和,且請與吐谷渾復修鄰好,上不許。

 【資治通鑑】記載:大破吐蕃,復取四鎮,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發兵戍之。

 唐朝長期控制西域安西超過120年,唐玄宗時期唐朝在東邊將戰線推到青海湖以西,在西北將吐蕃趕出大小勃律。

 唐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即將取得了全面勝利,從東到西北壓制吐蕃。

 在西域戰場唐軍在高仙芝封常清的率領下,也是捷報頻傳。

 唐在河隴戰場上已佔明顯優勢,吐蕃贊普向唐玄宗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