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笫219章民族英雄錄13

 劉裕死後,宋少帝即位。檀道濟與徐羨之,傅亮,謝晦四人同為顧命大臣。

 劉裕臨終時告誡過太子提防謝晦,卻失算,徐羨之才是幕後主使,而檀道濟則是當槍使了。

 這也是檀道濟為什麼會被文帝所殺原因之一。

 北魏以宋值新喪大舉南進,共出數路,攻略宋地司州全部及青州,豫州大部分地區很快被魏軍奪佔。

 檀道濟聞警率軍救援,軍至彭城,司青二州並告危急。檀道濟領兵不多,不足分赴,而青州道近,守軍薄弱便統兵兼程往救。

 魏軍見宋援軍將至,撤去青州治所東陽之圍。檀道濟兵至東陽軍糧耗盡,只得停止追擊。

 又見東陽城已殘敝不堪,移青州治所於不其城,爾後回軍湘陸阻止了魏軍南進的勢頭。

 元嘉七年,為解除北魏對宋的威脅,宋文帝命檀道濟統軍北伐。

 宋軍前部到彥之進軍河南,收復洛陽,虎牢等地。但很快北魏太武帝親自率軍反擊,擊潰了到彥之等部。

 劉宋前線部隊一片混亂,很多地方紛紛失守,退駐滑臺。

 翌年一月,檀道濟率師往救滑臺,軍至壽張遇魏安平公乙旃眷,檀道濟領軍奮勇前行,大破魏軍並乘勝北進。

 前後二十餘日,連戰三十餘次,宋軍多捷進抵歷城。最終因魏軍數量眾多,滑臺失陷,檀道濟最終全軍而還。

 後世地位:公元782年,禮儀使顏真卿向唐德宗建議:

 追封古代名將六十四人併為他們設廟享奠,當中就包括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濟。

 至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檀道濟。

 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檀道濟亦位列其中。

 後世的歷史爭議:究竟是劉義隆支持劉義康矯詔誅殺檀道濟還是劉義隆親自下詔誅殺檀道濟?

 不論哪種情況,劉宋所為是自毀長城。根源就在徐羨之和謝晦,文臣有野心藉助武將方能成事,檀道濟不識政務而被利用罷了。”

 天幕如此一說,萬界皆驚,古人的智慧多少也會明白其中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