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93章 建議8

 “在古代根本不可能實現土地國有化,皇帝本身就是最大的地主。

 王莽新朝建立,很多政策都與現代社會制度相似。

 以至於懷疑他是穿越者,事實是王莽思想在某些方面太過超前,古代百姓不理解,才會被不滿王莽統治的世家,士大夫利用。”

 “難道真的一點辦法也沒有?變法還是要敗?”王安石心有不甘的問道。

 “王安石先生,辦法不是沒有,關鍵是宋朝是士大夫階層為主導,地主大商人和庶族集團會阻撓。

 根本問題是社會底層百姓沒有在變法中受益,變法中問題沒辦法去解決。

 統治基礎是士大夫集團,而且還是一群自私,狹隘,只顧眼前利益沒有大局觀的人。

 更是一群鼠目寸光,沒有長遠戰略眼光的只會誇誇其談之輩。

 所謂富貴險中求,哪管天下蒼生的自私自利的人。

 宋朝是所有漢人王朝中疆域最小的王朝,分裂時期的朝代不算。

 有限的國土面積不可能長期讓土地兼併無休止的繼續下去,哪怕大一統王朝土地面積夠多也經不起土地兼併這樣折騰。

 更何況是沒有完全統一的宋朝!

 造成土地兼併原因雖然很多,但自漢朝開始至清朝滅亡皆有其共同點。

 1分封制加郡縣制,漢朝劉邦所創,引發七國之亂。

 2世家自漢朝開始形成,成為土地兼併的生力軍。

 利用權勢強佔民田,手段多樣。

 3晉朝世家已形成樹大根深,盤根錯節的局面,土地幾乎掌握在八王和世家手中。——引發八王之亂。

 4唐朝黃巢起義,世家消亡,士大夫庶族地主階層上位,繼續土地兼併。

 造成這一原因是宋太祖趙匡胤行伍出身,必須依靠士大夫們治理,過分提高士大夫待遇。

 所有士大夫階層不納糧不交稅,商稅不高。商人又把錢用來大量購買土地,形成新型地主階層。

 為了避稅又形成官商勾結,加上宋太祖趙匡胤本身得國不正,缺乏正統性又害怕武將造反等原因,縱容**。

 5宋朝高利貸盛行,這也是慶曆和熙寧變法原因之一。

 農民要交各類苛捐雜稅,為避免交稅甘願將土地轉賣或掛於舉人,官員名下。

 宋明兩朝如出一轍,貪腐嚴重,商人為逃稅買官。

 如此長期以往自耕農消失,成為佃農,佃農還要交租,整個大宋自宋太宗趙光義開始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就沒停過。

 北宋最大一次農民起義為方臘起義,直接加速北宋的滅亡。

 最後金國南下,北宋無力抵抗,宋徽宗,宋欽宗兩帝被金國俘虜——靖康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