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89章 建議4

 慶曆新政中改革軍制,仍然不忘限制武將權力,這也是變法失敗另一個原因。

 階級矛盾尖銳,農民起義不斷爆發,一年多如一年,一夥強如一夥。

 甚至京畿開封府所屬各縣也有盜寇出沒,富弼就曾說:【自此以往,只憂轉熾,若不早為提備,事未可知】。

 同時,外敵的侵擾給北宋政權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

 由於北宋政治**和軍隊軟弱渙散,雖然耗費了鉅額的財力和人力,但每每以失敗告終。

 宰相章得象聯合臺諫官員攻擊范仲淹,歐陽修等人是朋黨。

 說他們欺罔擅權懷奸不忠,夏竦利用石介曾向樞密副使富弼上書責以應像商代伊尹,西周周公那樣輔佐仁宗中興宋朝之事。

 散佈流言蜚語,將石介原書中的伊周說成是伊霍。

 夏竦誣指的石介為富弼草擬的廢立詔書,是夏竦指使其婢女模仿石介的字體所寫的。

 改革封建體制在宋代是十分困難的,官僚地主階級在官員喪失世襲爵位和封戶特權的情況下,守祿位又參照唐制,制訂擴大了中高級官員蔭補親屬的恩蔭。

 導致了蔭序之人塞於仕路,權貴之子鮮離上國。而裁減冗官,精簡機構是改革的核心內容。

 改革的反對者決不是少數保守派而是整個士大夫階層,北宋統治的階級基礎。

 要改革就要犧牲士大夫階層的利益,犧牲了士大夫就動搖了自己的統治基礎。

 無疑會因觸動官僚貴族的利益而遭到他們的激烈反對,這就是為什麼王安石變法首先從經濟,軍事制度的改革做起而繞過了澄清吏治這類最敏感的社會問題的原因。

 然而王安變法根源問題沒有解決,步了范仲淹等人的後塵,甚至更慘。

 慶曆新政因為朋黨之爭而夭折,王安石變法也因為新舊黨爭而失敗。

 朋黨之爭一直是困擾北宋政局的死結,並且延續到南宋時期。

 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澄清吏治】:明黜陟,抑僥倖。

 限制官僚濫進,嚴明官吏升降。

 【精貢舉】嚴密科舉取士,【擇長官】,慎選地方長官。【均公田】,重新規定官員按等級給以一定數量的職田,調配給缺乏職田的官員。

 責其廉節,防止貪贓枉法,富國強兵,厚農桑,重視農業生產,減徭役,修武備。

 范仲淹主張恢復府兵制,整治軍備,建議在京城附近地區召募強壯男丁充作京畿衛士,用來輔助正規軍。

 【厲行法治】重命令,嚴肅對待和慎重發布朝廷號令,【推恩信】落實朝廷的惠政和信義。

 慶曆四年三月十三日,為加強儒家經典在科舉中的比重並允許州縣立學,把學校教育與科舉考試結合起來。

 除了少數銳意進取的有識之士,官僚地主富商等既得利益階層大都滿足於現狀。

 只顧個人利益和眼前利益而不顧國家利益和長遠利益,一旦新政觸犯了自身利益,他們就堅決反對,群起而攻之。

 【朋黨】之所以被當作打擊的利器從而引起仁宗的反感與猜忌會危及皇帝的權威。

 上述是後世總結宋朝慶曆新政的歷史背景,推動過程和分析失敗的原因。

 那麼我想問一下宋仁宗趙禎,你是要當一個徒有虛名,死後給個“仁宗”諡號而無太多權力的皇帝還是當一個殺伐果斷的真正有為之君?”

 宋仁宗趙禎心裡打沭,要不想成為生殺予奪的帝王那是自欺欺人。

 但讓他大開殺戒,但又沒這膽。於是氣憤的說:

 “換作是你,你敢嗎?士大夫階層你敢動嗎?婦人之見!”

 他不講婦人之見四個字還好,武珊珊一聽炸毛了。

 “我勒你個去,軟蛋就是軟蛋,老孃若是你,什麼士大夫?有多少殺多少!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軍權在手我怕個鳥!

 當我是傻子啊,百姓才是王朝根基,我不會培養屬於自己的執政團隊嗎?

 有才無德,可利用,無德無才殺了一點不可惜!

 一個字“殺”,殺出一片新天地,殺出由百姓當家作主的天下,而不是士大夫的天下!

 如果我是你,對於貪腐也許我會比明太祖朱元璋更狠,扒皮充草算什麼?誅其十族又何妨?

 天下是百姓之天下,不是哪家一人之天下!”

 武珊珊的話讓萬界古人們驚得是靈魂出竅,冷汗直流,後背發涼。

 這還是一個女子該講的話嗎?後世之人也太狠了。

 萬界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全被武珊珊之言所震懾,太霸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