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79章 再刷視頻9

 建安二十年(215年),取漢中,次年,自魏公進爵魏王,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於洛陽,享年六十六歲。

 曹操用人唯才是舉,抑制豪強,加強集權。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他的諸種舉措使統治地區的社會經濟得到一定的恢復和發展。

 對於曹操的功業及其為人,後世評論之多,分歧之大,可謂世所罕見。

 此外,他知兵法,工書法,擅詩歌。其詩多抒發政治抱負,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

 氣魄雄偉,慷慨悲涼,開建安文學之風,今僅留下《曹操集》。

 曹操出身官宦世家,巜三國志稱其為西漢相國曹參之後。

 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曹騰歷侍四代皇帝,頗有名望。

 漢桓帝時封為費亭侯,曹嵩繼承了曹騰的爵位,在漢靈帝時官至三公之首的太尉。

 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擅長隨機應變,而且任性好俠,放蕩不羈,不修品行,不研究學業。

 所以當時的人不認為他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有梁國人橋玄和南陽人何顒認為他不平凡。

 橋玄對曹操說:“如今天下將要發生動亂,非命世之才不能解救,能夠安定天下的豈不是你嗎?”

 汝南人許劭以知人著稱,他也曾評價曹操:

 “太平時的奸賊,亂世時的英雄。”

 孫盛《異同雜語》記載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曹操早年就表現出對武藝的愛好與才能,博覽群書尤其喜歡兵法。

 曾抄錄古代諸家兵法韜略,還註釋過【孫子兵法】,這些為他後來的軍事生涯打下了穩健的基礎。

 民間普通民眾受《三國演義》的影響普遍認為這是一個篡漢亂政的白麵奸賊,而精通史書,對歷史有深刻見解的學者,比如**卻認為曹操是個英雄,因為他結束了北方長期戰亂,推動了當時生產力的發展。

 在這眾說紛紜的評論中,到底哪個是真正的曹操,而真正的曹操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心理學上常說:從細節小事上最能反映一個人的真實想法,細節小事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本質和初心。

 接下來我們就從史書上記載的一件看似毫不起眼的小事,還原真正的曹操。

 巜三國志》,《後漢書》均記載,魏王出巡洛陽城經過一處衙門,看到破敗的門和部分內衙,要求重金重修。

 為什麼曹操會對一個不起的衙門如此上心,原因只有一個那是他二十歲上任的地方。

 曹操初心未改,那時的大漢腐化墮落,大漢將亡矣,一個熱血青年一次又一次被殘酷的現實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