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77章 再刷視頻7

 天幕可沒有搭理漢朝所有皇帝,而是介紹周瑜經歷。

 “周瑜字公瑾,廬江郡舒縣人。別名:周郎!

 東漢末年軍事家,政治家,謀略家,東吳名將。

 洛陽令周異之子,從祖周景,從父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

 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有贊曰: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周瑜出身廬江周氏,少與孫策交好,興平二年助孫策於曲阿之戰中擊敗劉繇。

 建安三年起隨孫策平定江東,建安五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孫策臨終言於弟弟孫權:

 “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

 建安七年,曹操責權送質,周瑜諫阻納質,建議孫權佔據江南擁兵觀變。

 確立了割據江東,獨立建國的戰略方針。

 建安十三年,曹軍兵臨江東,周瑜分析曹操兵行四患,力主抗曹。

 並親率吳軍以火攻大敗曹軍於赤壁,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此役奠定了漢末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周瑜又率軍於南郡之戰中大破曹仁,徐晃聯軍,成功奪取軍事重鎮江陵。

 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提出:

 “取蜀並張魯,聯馬超,再以襄陽為根據地蠶食曹操,北方可圖的戰略。”

 這一戰略與諸葛亮隆中對中取蜀地,荊襄之地為根基三分天下有著異曲同工之效。

 周瑜文武兼備,有雄才大略,是東吳勢力取得軍事成功和割據地位的主要功臣之一。

 被讚譽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在整裝取蜀途中病逝於巴丘,年僅三十六歲。”

 天幕只是簡述其生平,萬界帝王中晉朝之後帝王則是讚歎周瑜之才,而漢朝帝王一想不對勁了。

 天幕中都是漢朝後面帝王的讚歎之言:“周公瑾不愧是東吳名將,如此戰略眼光,若非早亡,川蜀之地被孫權取之也未可知。”

 “哈哈哈,或許沒有大耳賊劉備什麼事,最後便宜了劉備。”

 秦始皇:“若得此人,大秦必授官爵,朕當重用之。”

 而漢朝皇帝卻高興不起來,漢武帝:“亂臣賊子!三分天下?分的可是大漢江山!”

 東漢光武帝也氣惱:“三分天下?分的可是大漢江山,先祖武帝言之有理。”

 萬界一瞧兩個武帝觀念一致,不愧是武力超強的皇帝。

 萬界帝王除了漢朝帝王怒火中燒,其它王朝皇帝們就是吃瓜群眾,純粹是看熱鬧的心態。

 天幕繼續講述周瑜的一些事:“漢興平二年,周瑜率領自己的部曲家兵數千人奔赴歷陽,帶去了大批舟船糧秣協助孫策先後打下秣陵,湖孰,江乘等地。擊敗揚州刺史劉繇佔據他的治所曲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