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笫161章萬界交流(十一)

 “如何設立符合大秦的軍銜制度?”祖龍就是祖龍,看出大秦與其它王朝不同。比

 “始皇帝陛下,比如王剪將軍可授於榮譽大元帥,蒙恬暫時授於大將軍銜,再立戰功時晉升為元帥。

 王賁將軍可授於大將或元帥軍銜,這個由陛下自行決定。

 章邯將軍可授於中將軍銜,日後必能當大將。

 至於秦制軍銜,士兵的軍銜沒必要那麼複雜,畢竟大秦可沒有熱武器,只有弓駑兵,騎兵,刀盾兵,長矛兵,車兵。

 車兵可設專業軍士,駕車的車兵是需要技術的,屬於技術兵,修車,造車的匠人如果在軍中服役便是技術兵,軍銜高也是應當的。”

 武珊珊一邊與始皇帝聊天,一邊將資料發給秦始皇。

 秦始皇看著一堆資料,而且還配上圖,又有註解,這才笑道:“多謝武姑娘指教,朕很滿意。”

 漢武帝劉徹有些急了,便言道:“武姑娘,那個大漢又當如何?”

 “武帝陛下,你那個時期應該對匈奴動武了吧?”

 “朕已令衛青出兵了,只是霍去病還小,還未完全對匈奴展開打擊。

 這並不影響軍銜制推行吧?”劉徹反問道。

 “武帝時期,以騎兵為主,橫掃大漠只是時間問題。與秦朝差不多,不過大漢涉及三公,太尉是武將擔任還是文官擔任,這裡面區別可大了。”

 “噢?還請武姑娘明示。”漢武帝劉徹問道。

 武珊珊有些頭大,她又不是軍人,更是軍事小白,又不像林楓當過兵,是個軍迷,只能根據林楓的提示來解釋。

 “在講這個問題不如讓各朝帝王瞭解一下後世一些軍政機構,不同的國家情況也不同,不存在文武平衡問題。

 首先後世各國在軍隊和國防建設上的指導思想不同,結果也不同。

 戰爭時期與和平時期國防政策,對外政策也有所區別。

 對外政策取決於國家安全戰略,綜合國力等因素。”

 各朝帝王將相也都認真的聽起來,他們很想了解後世情況,也期待從中吸取一些後世經驗。

 武珊珊思考一下後,這才講道:“拿後世的華夏講,國防戰略配合並服務於國家總體發展戰略。

 國防政策也是隨著周邊環境,綜合國力變化,戰略需求而改變。

 在國家經濟實力,軍事科技水平,海軍實力弱小,周邊隨時發生衝突或戰爭的情況下,奉行的是防守戰略。

 各部門都是圍繞防守戰略進行的,稱為被動防禦。

 隨著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增強,變為積極防禦的戰略,進可攻,退可守。

 這個策略可不是一味的防禦,那樣只會被動。

 軍隊在國家層面設有國防部,總參謀部,總後勤部,總政治部和總裝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