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50章 十大名將18

 秦始皇十八年,王翦從上郡發兵,下井陘與楊端合軍,兩軍呼應準備一舉攻滅趙國。

 結果遇上了趙國的名將李牧,相持一年多的時間,王翦採用反間計除掉李牧。

 李牧死後,王翦勢如破竹前行,大敗趙軍並殺了趙軍主將趙蔥,攻下趙國的都城邯鄲,俘虜趙王遷。

 趙國原來的各處土地入為秦地,成為秦郡。秦始皇二十年發生了歷史上著名的荊軻刺秦王事件。

 荊軻失敗後,秦王嬴政盛怒並利用這個機會派王翦領軍攻燕國。

 燕王喜和代王趙嘉聯合抵抗秦軍,燕代聯軍由燕國的太子丹統領。

 最後在送別荊軻的易水河邊兵敗,王翦乘勢攻取了燕都城薊,燕王喜逃到了遼東,燕國也名存實亡了。

 秦始皇二十一年,秦王派王翦之子王賁攻打楚國,大敗楚兵。

 秦王贏政二十二年,王賁率軍迅速北上,進攻魏國。最後用黃河,大溝水淹大梁城,城盡毀,魏王假投降。接著王賁又平定了魏國各地,設魏地東面為碭郡。

 秦王贏政二十一年,秦王嬴政召集群臣商議滅楚大計。

 王翦認為非六十萬人不可,李信則認為不過二十萬人便可打敗楚國。

 秦王嬴政大喜,認為王翦老不堪用,便派李信和蒙恬率兵二十萬南下伐楚。

 楚將項燕以四十萬楚軍應對二十萬秦軍,王翦因此稱病,辭朝迴歸故里。

 不久,楚軍故意示弱,且戰且退,保留精銳部隊從後突襲李信,大破秦軍兩營兵力。

 斬殺秦軍七個都尉,是為秦滅六國期間少有的敗仗之一,秦王嬴政聽到這個消息大為震怒。

 於是,親自乘快車奔往頻陽向王翦致歉並答應加兵請求,王翦統領六十萬大軍啟程。

 王翦出征時向秦王“請美田宅園池甚眾,以請田宅為子孫業耳。”

 出關前又連續五次求賜美田,連部下也開始擔心會不會太過份。

 王翦才說出了自己的用意,秦王生性多疑,如今秦國全國士兵盡交到自己手中,此時唯有向秦王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錢以外,別無他求。藉此消除秦王怕他擁兵自立的疑懼。

 秦贏政二十三年,王翦領兵伐楚六十萬士兵都囤積起來,休養生息甚至每天比賽投石以作娛樂。

 項燕的四十萬楚軍因為兵力相對較少而不敢強攻,一年後終於按捺不住,正當楚軍在往東調動之際,王翦就率兵出擊大破楚軍,殺項燕於蘄,一年多後又俘虜楚王負芻,平定楚國。

 隨後王翦又南征百越取得勝利。

 秦王嬴政八年秦王嬴政命王弟長安君成蟜為主將,樊於期為副將率軍攻打趙國。

 不料長安君在樊於期的唆使下臨陣倒戈,舉兵反叛,嬴政派王翦前往平叛。

 王翦派說客混進叛軍,見到了長安君,遞送了勸降書信。

 情理並用,恩威並施,長安君歸降,叛亂平息,樊於期逃奔燕國。

 歷史又上演了一出荊軻刺秦王的大戲,荊軻,向樊於期言:“借一東西:乃將軍頭顱。”

 荊軻刺秦王,先獻上樊於期頭顱,以取信秦王贏政。又借獻圖之際,抽出“魚藏劍”刺向秦王。

 秦王繞柱而逃,秦眾臣被突如其來的刺殺驚得不知所措。

 正巧一名太醫在大殿之上,急中生智扔出藥包阻擋了荊軻,大聲叫:“大王快拔劍!”

 贏政這才抽劍,砍倒荊軻。在許多人眼裡,荊軻是刺客又是所謂的英雄。

 而我們的教員給了一個客觀評價:“荊軻就個人而言是英雄,但從歷史進程而言,破壞了華夏走向統一。”

 我們的教員對秦始皇和孔子也都有評價,明確指出:

 “秦始皇統一天下,順應天下民心,結束長達五百年的春秋和戰國之亂。

 孔子面對禮樂崩壞的時代也只是提出遵周禮,卻看不到歷史向前發展的客觀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