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笫136章十大名將4

 另外梁朝皇帝蕭衍,此人早年有大志,既是開國皇帝,也是歷史有名的昏君。晚年沉迷於佛教,多次出家,南朝梁,國力不強也是導致陳慶之後來功虧一簣的原因所在。

 元顥的十萬大軍慘敗,陳慶之的梁軍也隨之而敗。

 七千白袍軍沒有戰死戰場,卻因一場洪水導致全軍覆沒。只有陳慶之倖免於難,隻身逃回梁國。

 大通二年,出任司州刺史,參加懸瓠之戰,擊敗北魏潁州刺史婁起,楚城之戰破東魏孫騰等人。

 歷史發生一個重大變故,北魏內部再次分亂,分成東魏和西魏。

 大同元年與東魏堯雄交戰兩次。皆失利而還。大同二年破東魏侯景,進號仁威將軍。

 大同五年十月,陳慶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諡號為“武”。”

 天幕介紹到此,彈幕開啟,後世子孫的評論又接踵而來。

 “陳慶之啊,白袍軍,誰人不知啊,歷史小白除外!”網友開口就必須是王炸!

 “哎,太可惜了,時也命也,遇到不靠譜的上司和豬隊友,再能打也白瞎。”

 “最讓人意想不到是白袍軍會讓一場洪水給整沒了,也導致陳慶之一蹶不振,才有後來的敗仗。”

 “失敗原因很多,更多是戰場之外的原因。內部腐化,皇帝沉迷於佛教,國力本來不強,更糟糕的是人口不足,無兵可徵。”

 “這還不是衣冠南渡之後,本地世家豪族與南渡的世家矛盾,又大量侵佔土地造成天下之亂。”

 “南北朝雖然是民族大融合發展的時期,但社會最大的毒瘤就是世家。”

 “對,這也是隋唐時期帝王為什麼要打擊門閥世家的原因,但並不成功。”

 “所以,在後世有人對黃巢起義才有爭議,問黃巢到底是兇殘的書生還是有功之人?”

 “其實不用多爭辯,黃巢幹了歷朝歷代皇帝想幹卻不敢幹的事,把歷史上有名的五姓七望給團滅了。

 從此,沒有人敢說自己是世家之人,徹底被殺怕了。”

 後世之言論,讓古代所有人炸開了鍋,尤其是世家。他們真的怕了,因為後世子孫對世家也是敵視的。

 而各朝各代的帝王中,宋朝之前的皇帝可是深有體會,與世家之間的矛盾也因天幕之言變得更加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