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32章 歷史上那些太監們(完)

 “高力士原名馮元一,祖籍潘州,馮盎的曾孫。

 因嶺南流人謀反案,年幼被閹割與同類金剛二人於聖曆元年被嶺南討擊使李千里進奉入宮。”

 “臥槽,要不是主播今天講解高力士,我還以為他是因窮而鬮割入宮的呢。”

 “還真沒想到,高力士有如此背景,難怪高力士能領兵打仗,有基礎啊。”

 “別說,高力士可是被我們後世稱之為史上最賢良的宦官。”

 聖曆元年,高力士入宮成為武則天宦官,與武三思相交又傾心附結臨淄王李隆基。

 開元初年,高力士跟隨唐玄宗誅殺太平公主,官至右監門衛將軍,知內侍省事,授三品將軍,權勢益大。

 累加至驃騎大將軍,封渤海郡公。開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被廢,李林甫等謀立武惠妃子壽王李瑁,高力士勸玄宗推長而立,遂立忠王李璵為太子。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反叛,高力士跟隨唐玄宗入蜀,後還京師被宦官李輔國誣陷流放巫州。

 安史之亂時,高力士力勸,不可殺封常青,高仙芝。言:此舉乃自毀長城,萬不可行。

 然而李隆基的昏饋,讓高力士無所適從,封常青,高仙芝被冤殺,又令哥舒翰領兵,哥舒翰死守潼關,賊不得寸進。

 李隆基聽信楊國忠之言,令歌舒翰出城。

 哥舒翰掩面而泣:“二十萬大唐兒郎此去無歸也。”

 最後哥舒翰兵敗而俘,叛軍攻破潼關直逼長安。便有了天子九逃中的第一逃,棄長安百姓,讓百姓遭殃。

 李隆基帶上楊貴妃,楊國忠及姐姐等人逃至蜀地,途經馬嵬坡驛戰,發生兵變,高力士護駕,震懾兵變士兵。

 最後力勸李隆基,答應譁變士兵的要求處死楊貴妃,以安軍心。

 後還京師,為宦官李輔國誣陷流放巫州,後遇赦歸還,途中聽聞玄宗死,嘔血而亡。”

 天幕停了片刻,緩解一下,也讓萬界古人有個緩衝思考的時間。

 其它王朝或在唐之前,或在唐之後,表現略有不同,可大唐則不一樣了。

 雖然有過一次跨位面作戰,那也只是一個李隆基位面的改變。

 武周時期的太平公主可不樂意了,知道發生這樣的事後在林楓的默許下剪除韋妃,未來的韋皇后。

 對這個時期的李隆基,因年齡小,先逐出王府,派往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