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06十大帝王(十一)

 太子李建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

 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李建成聽從魏徵的引導收服被李世民重創的劉黑闥嘗試拿回兵權。

 李淵也嘗試任用裴寂,最終導致大敗,不得不再用李世民領兵。

 以李世民為首的功臣集團,為求自保,在玄武門發動兵變。

 李世民親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部將殺了李元吉。

 事後李淵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禪讓皇位,是為唐太宗。

 年號“貞觀”,開啟了長達二十三年的“貞觀之治”。

 李世民登基僅22天,他這一生之中最大恥辱悄然降臨。

 突厥頡利可漢和突利小可汗起兵二十萬,殺向大唐。

 一路之上屠城滅村,攻破涇陽城,直逼大唐國都長安。

 李世民收到戰報時,急令尉遲恭前往涇陽。

 尉遲恭只帶著2萬人馬,一路急進,尉遲敬德抵達前線後立即組織反攻。

 與突厥軍隊在涇陽打了一場惡戰,尉遲敬德勇不可擋。

 生擒敵軍將領阿史德烏沒啜,並且擊殺突厥騎兵一千餘人。

 而突厥主力繞開涇陽,直逼長安。

 公元626年,突厥二十萬雄兵列陣於渭水北岸,旌旗飄飄數十里。

 京城兵力空虛,長安為之戒嚴,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突厥攻至距長安僅四十里,京師震動,此時,長安兵力不過數萬。

 唐太宗李世民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人在渭水隔河與頡利可漢對話。

 怒斥頡利,突利二可汗背約。

 “哈哈哈,唐娃,本可汗聽聞兄弟家變故,本可汗作為長輩過問一下家事不為過吧?”

 “你,大唐之事就不勞可汗費心了,朕自有決斷。”

 李世民一口回絕,入侵中原,突厥人還說的如此厚顏無恥,李世民那個氣啊。

 不久後唐軍趕至太宗背後,頡利可汗見到唐軍軍容大盛,又得知執失思力被擒,由是大懼。

 兩天後即八月三十日,李世民與頡利可汗在長安城西郊的渭水便橋上,簽署了和平協議。雙方立刻斬殺白馬立盟,一場大戰終於偃旗息鼓。

 《資治通鑑》記載唐太宗殺白馬與突厥可汗締結渭水之盟,突厥兵於是退去。

 渭水之盟避免了唐朝在不利條件下的作戰,為自己穩定局勢,為發展經濟積蓄力量贏得了時間。

 是唐朝與突厥強弱變化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貞觀三年,唐軍與突厥軍在白道展開大戰,突厥被打敗,屯營於磧。

 貞觀四年,唐將李靖進攻定襄,大破突厥。俘獲楊正道及煬帝蕭後將其送於長安。

 突厥頡利可汗孤身逃走,隨後李靖又指揮唐軍擊敗突厥,斬首萬餘級。

 俘獲十多萬突厥人,李積率領另一支唐軍屯於磧口俘獲五萬多突厥人。

 突厥頡利可汗騎千里馬想要逃到吐谷渾,唐朝西道行軍總管張寶相生擒了突厥頡利可汗。

 唐朝的版圖擴大到了貝加爾湖以北,原屬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而來投降於唐朝的則非常多。

 另外,梁國因內亂,梁師都被殺,駙馬柴紹順利取得朔方郡,至此,大唐完成統一。

 貞觀兩字其詞出自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

 貞觀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出現的政治清明,經濟復甦,文化繁榮的治世局面。

 唐太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政績一直為後世所傳頌。

 盤點至此,同時恭賀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榮登千古一帝榜第三名。

 下期再見!”

 天幕關閉,萬界之中大唐舉國歡騰。各種言論用字幕顯示在天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