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00章 十大帝王(六)

 進入太平朱元璋重申軍紀,嚴禁擄掠,朱元璋的軍隊受到當地百姓的擁護。

 朱元璋於是置太平興國翼元帥府,自己做元帥。任命李善長為帥府都事,朱元璋便開始了穩固根據地的工作。

 至正十六年三月,張士誠在長江三角洲地帶發起攻勢。

 張士試進攻江南元軍,乘此機會朱元璋親自統率水陸大軍第三次進攻集慶。

 在第三天,攻破城外人歸降。

 朱元璋看出降軍心存疑慮,軍心不定。

 於是朱元璋就從降軍中挑選了五百名勇士當親軍,

 在夜裡守衛而自己身邊只留有親兵統領馮國用一人。

 第二天,降軍知道此事,都十分感動,疑慮全消甘願跟隨朱元璋。

 於是,戰爭進行得十分順利,不到十天便攻克集慶。

 此時元朝末年,最大的兩股勢力是陳友諒和張士誠。

 陳友諒殺舊主而自行稱帝,稱之陳漢,元朝尚在。

 張士誠蛇鼠兩端,對於朱元璋而言,陳友諒才是勁敵。

 至正十七年,耿炳文克長興,徐達克常州,隨後趙繼祖克江陰。

 徐達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繆大亨克揚州。

 至正十九年,朱元璋陸續攻佔浙東餘下各地。

 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處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

 儘管朱元璋擁有十萬兵力,但是佔有的地盤仍然很少而且四面受敵。

 向西與陳友諒部相鄰,東面和南面是元軍,東南是張士誠,西面是徐壽輝。

 雖然同是反元武裝,但是張徐二人同小明王卻相互敵視。

 朱元璋在攻克集慶,入城之後,安撫百姓,並將集慶改名為應天。

 至正二十年,劉基被朱元璋請至應天,委任他為謀臣。

 劉基針對當時形勢,向朱元璋提出避免兩線作戰,各個擊破建策,被採納。

 為了解決糧食問題,朱元璋除了動員百姓進行生產外,決定推行屯田法。

 大力開展軍隊屯田,任命元帥康茂才為都水營用使。

 負責興修水利又分派諸將在各地開墾種田。

 幾年工夫,到處興屯,府庫充盈軍糧充足。

 在至正二十年,朱元璋下令不再徵收寨糧,以減輕農民負擔。

 朱元璋建立以應天為中心的根據地,在長江上游有陳友諒,下游有張士誠的情況下,暫時不動兵戈。

 陳友諒本是徐壽輝手下大將,倪文俊的部下後來他殺死倪文俊。

 並於至正二十年,挾持徐壽輝,攻佔了太平,採石。

 於是陳友諒以為應天唾手可得,就殺了徐壽輝。

 在採石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陳友諒約張士誠東西夾擊應天,平分朱元璋的領地,應天大震。

 朱元璋召集眾文武商議對策,唯有劉伯溫平靜如水。

 朱元璋詢問劉基,劉基直言:“雖然陳友諒勢力強大,但他殺君自立,部眾離心,人民疲敝,故而不難戰勝。”

 劉伯溫主張集中力量打敗陳友諒,只要等他們深入,再以伏兵擊之,必勝。

 正如劉伯溫所言,朱元璋各路人馬依計而行,大敗陳友諒。

 朱元璋收太平,佔領信州,安慶,陳友諒敗逃九江。

 第二年八月,攻下安慶,於是朱元璋率軍直取陳友諒的老巢江州。

 陳友諒逃往武昌,朱元璋攻克江西和湖北東南部。

 而這時紅巾軍內部分裂,朱元璋則回兵救援小明王。

 陳友諒認為反擊的機會來了,領兵攻打洪都。

 朱元璋侄子朱文正,令人死守洪都,堅持了八十三天,等來了朱元璋大軍。

 陳友諒放棄圍攻洪都,迎戰朱元璋。

 雙方在鄱陽湖上展開決戰,朱元璋的軍隊充分發揮小船靈活的長處,火攻陳軍最終取勝。

 陳友諒被亂箭射死,陳漢滅亡。

 之後,朱元璋對張士誠發起進攻,滅張士誠。

 吳元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書右丞相徐達為徵虜大將軍,平章常遇春為副將軍。

 北伐中發佈:【諭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綱領。

 的綱領朱元璋對北伐又作出了部署,提出先取山東,撤除蒙元的屏障。

 進兵河南切斷它的羽翼,奪取潼關佔據它的門檻。

 然後進兵大都,再派兵西進山西,陝北,關中,甘肅可以席捲而下,北伐大軍按計而行。

 朱元璋到汴梁坐鎮指揮,正月初四日,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

 年號洪武,洪武元年,七月,各路大軍沿運河直達天津,二十七日進佔通州,明軍進逼大都。

 元順帝帶領三宮后妃,皇太子等開健德門,逃出大都,經居庸關逃奔上都,蒙古在中原的統治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