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83章 崇禎位面之事

 首當其衝的是倭寇島國,這次崇禎年間歷史發生大改變。

 大批艦船殺向倭寇島國,一場又一場海戰,打得幕府時代的島國水師全軍覆沒。

 隨後大規模登陸,藍玉本就是個狠人,林楓親自參與其中。

 林楓作為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代,不為先祖復仇那他就不叫林楓。

 而且他的性格也是睚眥必報的人,殺不了後世小日本,殺你的祖宗也一樣。

 大明崇禎年間,島國處於幕府時代,這個時期小鬼子不強。

 大明水師完成了由水師向海軍的轉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海軍。

 這次大明海軍兵分六路從不同的地方登陸,主打的就是橫推一切。

 林楓的殺戮完全是照搬日寇的做法,也讓明朝的祖宗們見了心裡發怵。

 但是一想到後世子孫經歷的那些苦難與屠殺,大明的將士不再有一絲一毫的憐憫之心。

 至少,在崇禎這個位面上的倭寇島國算是徹底完蛋了。

 而萬界之中各朝代有作為的帝王都開始思考同一個問題,要不要對西夷和東邊小國動武。

 然而林楓在島國大肆掠奪金銀,寶藏之舉,無疑是給萬界帝王打了個樣。

 搶掠異族遠比壓榨本朝百姓要強的多,也容易許多。

 有了這樣的認知後,帝王們學會了舉一反三。

 “哼!世家大族交出錢糧,土地給百姓,你們去海外劫掠,朝廷便支持,三分之一歸朝廷,其餘歸世家。”

 這是看明白林楓意圖並聽懂武珊珊話術的帝王。

 萬界歷史也有了一些變化,系統提示:“歷史偏差糾正上升0.12%

 希望宿主更加努力,改變歷史進程,向好的方向前行。”

 對此武珊珊與林楓沒啥感覺,改變的只是平行世界中的華夏曆史而已。

 崇禎位面之事,也不是說解決就解決的。

 崇禎三年起,災害越來越嚴重,幸虧有糧食,這才度過了一次危機。

 農民起義軍最後還是讓經過整頓的明軍給壓下了。

 又有朱元璋親自督辦,從林楓這買了不少成品糧,算是渡過了難關。

 盧向升的天雄軍,秦良玉的白杆軍,孫傳庭的新軍聯合之下將高迎祥的農民起義軍合圍了。

 而孫傳庭的新軍才是最牛的,作戰軍服類似於後世北洋軍閥,但又有很不同。

 服飾樣式以明朝服裝為基調加以改變,古代與現代服飾完全的結合在一起。

 孫傳庭的新軍除了步槍,火炮之外,每個士兵身後還背一個行軍包,背上有大刀,腰間挎有長劍,揹包內有子彈,包上還掛上連駑及配誇二十支駑箭。

 冷兵器與熱武器完美的搭配,孫傳庭的新軍戰力也變得更強。

 日常訓凍練也有林楓派來的教官進行督察整訓,大明新軍戰力便不可小覷。

 崇禎位面各地方起義在平叛大軍圍剿之下,只能打游擊。

 可遇到林楓這樣的後世之人,那種程度的打游擊真不夠看的。

 清剿這些農民軍從根子上來,挨挨戶查,該抓則抓,發放賑濟錢糧的一分不少的全給受災百姓。

 林楓還告訴朱元璋:

 “有一種農作物產量很高,在萬曆年就有了,每畝產量在4000以上,最差2000斤,名曰番薯和玉米。”

 “這怎麼會有如此高產作物?”朱元璋不信明朝就有了。

 “那我告訴你真相,你便知西方蠻夷留不得。

 明朝萬曆二十一年,50歲的歲的老秀才陳振龍決定,冒死從菲律賓偷一種神奇的農作物回大明。

 以救大明百姓,西班牙人很精“珍其種,不與中國人。”

 西班牙人嚴查偷運番薯之人,陳振龍冒死將番薯藤編成結,偷運回大明,在福建種植。”

 朱元璋大罵:“混賬玩意,有救民之物卻不推廣,這有多愚蠢才能乾的出來的事。”

 林楓:“這不晚,如今可以征服這個位面的西方,不用擔心沒有土地,糧食,該殺則殺,該滅則滅。你該明白這話的意思。”

 朱元璋一聽明白了:“等咱返回自己位面知道該咋做了。”

 經過一段時間,崇禎位面算是穩定下來,崇禎在朱元璋教導下,結合歷史,總算有了帝王的樣子。

 一切照著計劃發展著,崇禎位面之事可以告一段落了,新的盤點也該編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