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憤怒的獅子 作品

第17章 盤點千古皇后與名醫2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那些人給老子解釋一下?你們五穀不分,滿口仁義實為渣渣。”(林楓暗中發聲)

 “哈哈,某兄這是把那群角色扮演當做古人了。”

 天幕下的各朝古人:“我們就是你們口中的古人而且是你們的祖宗。”但彈幕是不會顯現這句話的。

 隨著討論越來越熱鬧,雙系統中的歷史直播系統要升級了,武珊只能加速將華陀的盤點搞完最後是一句歷史評價:陳壽所著【三國志】評曰:“華陀之醫診,朱建平之相術,周宣之相夢……故百靈云爾(三國志評)[這段有點長而且有生僻字,簡略了]

 【後漢書】荀彧曾說:“方術佗實工,人命懸,宜加全宥。”(後漢書評)

 武珊珊因系統升級暫時下播,萬界之中天幕開閉,各朝各代之人這才繼續幹自已的事,神女的出現已讓古人知道彈幕中發言的人是來自二千年左右的後世。

 各朝帝王更願意知道自己的江山如何沒的,雖然帝王之間可以互相溝通但一涉及歷史事件一個字也無法透露,也只能等待。好在等了幾天,天幕又亮了。

 【盤點歷史上的名醫】

 董奉220年~280年,東漢建安時期名醫,又名董平,字君異(或君平)【大越史記全書】說字昌,侯官縣墘村人。少年學醫,信奉道教,年輕時曾任侯官縣小吏後歸隱,一邊習武一邊行醫,董奉醫術高明,治病不取錢物,只要病者醫好,重病痊癒後種五棵杏樹,輕病康復種一顆杏樹,幾年後樹成林果實熟時,董奉在樹下造一草倉儲杏,需要杏子者以穀子交換,再將穀子賑濟災民,供給行旅,後世稱醫家“杏林春暖”,杏林高手便源自於此。

 東漢張仲景,名機。公元150年~215或219年,南陽涅陽縣人。東漢末年醫學家,人稱“醫聖”。張仲景廣泛收集藥方,寫出傳世鉅作【傷寒雜病論】,確立“辯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基本原則,是中醫靈魂所在。是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定辯證論治原則的醫學專者,在方劑學方面傷寒雜病論也做出了巨大貢獻,是後學者必學之作,廣泛受到醫學生和大夫重視,中外學者大受道處,並流傳於海外,不明傷寒論者不可為醫。

 大唐:“藥王”孫思邈,541年~682年,西魏大統七年541年孫思邈出生在一戶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小聰明過人成人後愛好道教老莊學說,隋開皇元年581年,見國事多端便居於終南山逐步獲得很高威望,他十分重視民間醫療經驗,走訪各處記錄完成了著作【千金方】他是唐代醫藥學家,道士尊稱為藥王。唐朝建立受邀與朝廷合作展開醫學活動。唐高宗顯慶四年659牟完成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孫思邈年高有病懇請返回故里,永涥元年682年與世長辭。”

 彈幕又是一波顯現在天幕中:“我勒個去,藥王孫思邈活了一百多歲,在古代不可想象。”網友蘆山風景驚呼。

 “主播不講我還不知道孫思邈經歷西魏,隋朝,唐朝三個王朝,唐朝三代帝王。”網友疾如風雷。

 “沒錯,要是來個明君榜,孫思邈可是經歷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時期。楊堅一個明君,開皇之治,中間楊廣是個昏君敗家子,唐朝李淵,李世民,李治,經歷李二貞觀之治,李治永徽之治,臥槽!臥槽!孫思邈經歷三個盛世,中間一個亂世,這經歷沒人能比!”林楓偶而冒了個泡。

 可是萬界之中上至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下到歷朝歷代君王沒有一個人能挺得住的,長壽啊?誰不想長壽啊,最為吃驚的是隋文帝楊堅與獨孤伽羅皇后,楊堅:“皇后,朕失去了一位藥王!”酸了,楊堅酸了。

 獨孤皇后心思可不在藥王孫思邈身上,而是楊廣。“陛下,你可聽清楚了二世是楊廣,廣兒?”

 “什麼?晉王?大隋敗亡於他的手上?”剛才沒太再意突然想到剛才昏君是楊廣,這時晉王楊廣在此前朝代歌中講到過楊廣名字如今正囚禁在晉王府內,現在又一次聽到昏君敗家子楊廣的名字,隋文帝時空楊廣要體會一把父母的混合雙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