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旁逸 作品

第382章 自己的東西

 林天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那個曾在各大世界叱吒風雲的他,不是真正的他;怯懦軟弱的他,才是真正的他。 

 他從來沒有強大過,強大的是“清明”狀態,他始終只是一個小孩。 

 這讓他感覺十分糟糕,並難以接受。 

 但事實擺在眼前,現實就是這麼殘忍,不會因他不接受而改變。 

 “我真的只是個小孩!” 

 林天心裡痛苦的接受了這個現實。 

 人靠感知來認知世界,在有了書籍後,前人感知的東西形成知識,人終於可以大跨步認識世界,並在前人的基礎上,認識更深的世界。 

 但不管認識到多深的世界,學會多廣博的知識,見識多新奇的東西,其根本還是依靠認識世界的方法。 

 這種方法叫方法論,又或者叫世界觀。 

 而這些東西的前身,叫“思想”。 

 “思想”才是最根本的東西,掌握了思想,就掌握了認識世界的方法,無盡的知識海洋將任人遨遊。 

 而人是種喜歡走捷徑的生物,人們喜歡把走成功的人叫聰明人,把走失敗的人叫笨蛋。 

 認識世界也是如此! 

 “思想”誕生後,人們已經不再願意靠自己認識世界,而是把別人的思想當作工具,用這個工具來認識世界。 

 不可否認,“思想”有它的正確性,但“思想”本身是一種基於當時社會情況誕生的方法,天然具有侷限性。 

 “思想”的原主人能不斷改善這個工具,讓工具與時俱進,但將這些工具當作真理的人,他們更可能將現實扭曲,以此來逢迎思想,以佐證思想的永恆。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林天心中呢喃,他深入剖析自己,發現了自己真正的問題。 

 人應該學習“思想”,然後將“思想”完全化為自己的東西,擁有了完全解釋並修改“思想”的能力,才談得上真正成長,真正有了認知世界的能力。 

 若是僅僅把“思想”當作工具,不求甚解,只求以此認知世界,那究竟是“思想”的原主人重生?還是人淪為“思想”的傀儡? 

 根據學習消減理論,沒有人能百分百學會老師想教的東西,以“思想”為工具的人,即便他用思想認識多少東西,其終點也難以超越“思想”的原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