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換盞 作品

第16章 賣畫

 這世界上有一類人從來不以強者自居,更不以弱者自處,他們安安靜靜、不慌不亂,在人生每一個抉擇點上都有著與外表不符的敏銳與果決。祝留無疑是其中之一。

 縱然那天項逢把話都說到了那個地步,祝留也想親自試一試。她這樣的姑娘,就是看著乖罷了,真折騰起來,誰也攔不住。

 祝留摸著自己的幾幅存貨,心情格外複雜,像怎麼都理不清的毛線團,還不捨得丟掉。

 價格不同,必然有價格不同的道理。便宜的彩鉛會卡色,便宜的橡皮會汙紙,便宜的素描紙紋理不清,便宜的水彩顏料暈染不開。怎麼能一樣呢?作畫者技藝越高,這裡面的區別就越大。祝留想她的確該開始賺錢了。

 祝留在一處灰色小石桌旁停了下來,取出自己畫好的四幅畫。今天風很大,吹起祝留淡紫色的裙尾。她用包包橫在小腹前,壓著裙子。能把幾年前的快消舊樣式穿出高定的感覺,真是不易。

 四幅畫裡,一副是當下很火的一位女星的速寫,眉眼間嫵媚又勾人。

 一副是冷色調的小雛菊,乾乾淨淨地開著,一副天真爛漫、與世無爭的樣子。

 還有一副是按著畢沙羅的風格畫的樹林,祝留也不知道會不會有人喜歡。

 最後一幅是黑白為主的抽象畫,尺寸很小。

 它們都沒花費祝留很長時間,也不是什麼上品,但在這個急功近利的時代從觀感上面壓倒一片是沒問題的。今天上午祝留把它們用最普通的白色畫框裱好,再把下午可能要用到的畫筆都準備完全。

 坐在小石椅上,攤開畫夾。別問為什麼沒有突顯氣質的木質畫架,一個從來不怎麼鍛鍊的瘦弱的女孩子帶著四幅裱好的畫和筆桶還有一瓶礦泉水走三十分鐘,已經感覺很吃力了。木質畫架這種東西更適合留給車接車送的富家女偶爾裝裝文藝。

 廣場人流量很大,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上班族夾著公文包,穿著白襯衫經過。其實這個時代車水馬龍已經不存在了,擁堵的交通沒有半分流動的快感。祝留看著路邊來來往往的人,感覺有點無所適從。她的畫就擺在旁邊,她就坐在那裡。女人大多冷淡地掃一眼,然後馬上踩著高跟鞋離開。男人卻會好奇地瞟上好幾眼,有的甚至停在距離她一尺的地方看著,祝留注視著他們,清楚地認識到他們沒在看自己的畫。

 距離祝留三米的地方是一個小摺疊桌,桌前有一個條幅,桌上擺著一沓宣傳手冊。桌後坐著一位身材微胖的短髮女士,她穿著一身深藍色的套裝。

 一位四十左右的先生拿著幾份宣傳冊從小桌走向祝留,他向前探出頭,帶著些略顯鄭重的踟躇“這是要賣畫嗎?”

 祝留看著他“嗯,是的,並且還可以繪製人像速寫。”

 男人的頭髮有些稀疏,在風裡隨意地飄著,很明顯沒有精心地打理過。“哦,你是在這附近嗎?”

 祝留心裡帶著幾分防備,“不是,我走了蠻長時間來這裡,想著人能多一些。”

 男人輕輕地點點頭,臉上帶了幾分笑意,說:“你每天都在這裡嗎?還是會換不同的地方?”

 祝留感覺有些不舒服,往路過的人身上看了幾眼,剛好一對穿著黑白刺繡同款t恤的情侶攜手走過。祝留想他們一定對速寫感興趣,可是那個女孩兒掃了一眼祝留,馬上抱住男朋友的胳膊笑著說起話來。

 祝留只好轉過頭來,回答男人的話“不是的,今天是我第一天開始賣,如果賣的效果好,那我還會繼續。不過我應該只在這裡。”

 男人明顯很有攀談下去的興趣,“為什麼不換一個地方呢?其實這裡的人並不算很多啊。”

 祝留笑了,眉眼彎彎,雙眸彷彿含著一池星子。不是因為開心,反而是因為心煩。

 有一類人,哪怕你是萍水路人也能與他噓寒問暖,但只有摯友佳朋才能見他歇斯底里。祝留雖然面無表情的時候未必是開心,但若突然笑靨如花一定是厭惡。不是放心裡的人,誰真跟你計較啊?不願跟你計較,何必失了風度,亂了心緒呢。

 祝留笑著說:“還要考慮行車成本和時間成本啊。”

 男人一愣,也樂了,“其實我們選擇在這裡,也是考慮到人流量的問題,而且這邊的廣場管制不嚴,跟瀾風路那邊沒法比。”

 祝留又往路邊看了幾眼,暗示不想再聊。男人說:“我覺得你可以跟我們擺在一起啊,我們那裡有專門的長桌。”

 祝留有幾分驚訝,但先湧上心底的還是戒備,她很乾脆地說:“不了不了,那樣也妨礙你們宣傳,謝謝您啊。”

 男人笑了,“沒事的,互相促進嘛,咱們互相給對方招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