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煮難過 作品

第25章 粥粉面飯

 木工師傅忙活了幾天,終於將李汐定製的桌椅製作完成並運送了過來。這幾天陽光明媚,氣溫上升,路上的雪也融化了。大家齊心協力,搬運清洗,經過一番努力,店裡煥然一新。 

 雖然這個時代的漆料沒有後世的多樣性,但這時代的文化藝術涵養也是極高的,平時遊走在京都中的,都能感受到這裡的文化氣息,深深被古人的智慧與見識震撼到。 

 作為曾經的設計師,以前所學的只是皮毛,難登大雅之堂。儘管在這裡發揮的用處不大,但簡單的刷漆她還是可以做的。李汐負責將傢俱裡外都漆一遍,刷子上的漆料彷彿煥發出新的生機。大半天的功夫,裡外都澄亮澄亮的。屋內的溫度適宜,鮮花開得正盛,絲毫沒有因為冬季而凋零。 

 桌椅櫃檯安放在它們該待的地方,李汐幹勁十足,她從小就有個夢想,就是開間小店,按照自己的喜好佈置,還要有個小院,種著她的瓜果蔬菜。隨著成長,她才發現這樣的願望愈發難以實現,世人有多少能擺脫生活的壓力去追隨內心所追隨的。 

 讀書工作嫁人生子似乎是約定俗成的一個世俗規定,凡事沒有跟隨這些步驟走,都被視為異類。意外來到這個時代,原主囑託她照看弟弟如今她已完成一大半,此後多掙點,協助她弟長大成人,安居樂業該是完成了吧。 

 未來還是個未知數,現下她能做的只有這些。經過商議,最終確定鋪子名“粥粉面飯”,簡單直接,讓人一看就明白有什麼吃的,類似於現在的快餐店。這裡多是學子旅人平民百姓,品種多樣,價格也比較親民,符合大多數人的消費水平。 

 根據現在快餐店的配置,李汐訂了兩口大鍋,用來煮湯底,一碗饞人的麵條在鮮美的湯底下發揮到了極致,而且炒菜時放入高湯調味,那滋味鮮得無以倫比,後世雖然有雞精,但飯店自然會調製自家的高湯,吸引住食客食髓知味。 

 鈴兒在廚藝上的天分只做麵食的話太浪費了,所以重新做了規劃,計劃請兩個後廚幫工,兩個跑堂夥計,辣椒醬目前還無法推出,還沒開始大量種植,只能明年再推出。 

 這幾日李汐幾人都在寫菜譜,確定菜譜後她做了一本有配圖的食譜,只見簡單的菜名旁邊是栩栩如生的美食配圖,還標了價格,菜名當然是孟澤蘭寫的,李汐現在也才學會十來個繁體字,圖文說明讓食譜看起來更為生動。做了五本,一本放在收銀臺,一本放在後廚,三本讓客人點菜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