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木葉落去 作品

第1524章 雜交水稻(一)

 朱慈烺聽後,不住地點頭,他對顧炎武等人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顧炎武做的很對,只有不斷創新和改進,才能確保大明農業的持續發展。 

 同時,顧炎武的話也讓朱慈烺想起來一件事。 

 朱慈烺準備到了良種培育區在和顧炎武說。 

 馬車在莊園中行駛了一段時間後,終於來到了新品種培育的試驗區。 

 朱慈烺下車後,迫不及待地來到田間地頭,仔細觀察著這些新品種的生長情況。 

 他時而詢問顧炎武有關新品種的培育方法和注意事項,時而親自動手拔起一株作物,仔細觀察其根系和葉片。 

 看著這些長勢喜人的新品種,朱慈烺不禁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 

 他知道,這些新品種的培育成功,不僅意味著大明農業的又一次飛躍,更意味著無數百姓將因此受益。 

 他堅信,在不久的將來,大明的農業將會更加繁榮昌盛,百姓的生活也會更加美好。 

 良種培育區的農田裡,農民們正在辛勤勞作,他們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朱慈烺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轉過身看向顧炎武。 

 “寧人,現在水稻高產的情況下,產量有多少?” 

 聽到朱慈烺的這個問題,顧炎武有點懵。 

 但是,朱慈烺的問題,顧炎武自然不敢怠慢。 

 “回稟殿下,目前兩湖地區和江南地區,風調雨順,施肥較好的地方,一畝田一季水稻產量大概在六百斤左右。 

 其他地區,產量可能會低一些,在四百斤左右!” 

 聽到顧炎武的話,朱慈烺點了點頭。 

 顧炎武所說的情況差不多。 

 現在糧食產量,如果沒有災害的情況下,平均下來也就四五百斤。 

 畢竟,這個時代,沒有農藥化肥,收成自然很低。 

 風調雨順之年,百姓辛苦一年,尚可果腹,但是如果遇到災害了,那就是顆粒無收。 

 “寧人,你說說如果每畝水稻產量可以達到八百斤或者一千斤,那百姓們的日子會不會好過一些!” 

 聽到朱慈烺的話,顧炎武先是愣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