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1章 播種

 現在朱慈烺的親衛隊使用的左輪手槍的彈藥外殼幾乎就是技術熟練的老師傅,手工製作的。 

 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廢品率太高,根本就不具備大規模生產的條件。 

 現在的大明還沒有衝壓機,彈藥殼製造困難,也在朱慈烺的意料之中。 

 朱慈烺深知,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他需要召集大明皇家科學院的火器研究人員,集思廣益,共同攻克這些技術難題。 

 其次,他需要加大對火器製造和彈藥生產的投入,引進更先進的設備和材料,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 

 而朱慈烺提出後膛炮和後膛槍的根本目的,並不是要現在製造生產,大規模裝備軍隊。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慈烺之所以提出這兩種武器的概念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皇家科學院火器研究所去研究,去立項。 

 至少讓大明的科研人員知道這麼個事情。 

 朱慈烺現在其實就是在播種,在大明這塊土地種下後膛炮和後膛槍的種子,然後去守護它成長。 

 朱慈烺相信,早晚有一天,這個種子會長成參天大樹。 

 所以,對於後膛炮和後膛槍的研製,朱慈烺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於是,朱慈烺對畢懋康說:“老大人,這些困難本宮都清楚了。 

 本宮會立刻召集皇家科學院的火器研究人員,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專項研究。” 

 朱慈烺一邊說一邊看向了宋應星。 

 “殿下放心,這件事情,我們皇家科學院義不容辭!” 

 宋應星連忙拱手領命。 

 朱慈烺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同時,本宮也會向父皇請旨,加大對武器製造局的投入,引進更先進的設備和材料。 

 本宮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克服這些困難,製造出更加先進、更加實用的火器!” 

 朱慈烺為畢懋康和在場的所有人加油打氣。 

 對於作戰的軍隊來說,士氣很重要。 

 同樣的道理,對於科研人員來說,信心很重要。 

 朱慈烺很明白這個道理。 

 畢懋康聽後,眼中閃過一絲喜色,連忙躬身道:“殿下英明!有殿下的大力支持,臣等定能不負所托,為大明製造出更加先進的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