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6章 鄭梉的想法

 聽了鄭梉的話,布雷迪知道了鄭梉的目的。

 無非就是想多要點好處罷了。

 在布雷迪眼中,鄭梉就像是從大山裡走出來的窮小子。

 胃口小的很,很容易就可以滿足。

 和大明海外貿易公司給自己帶來的損失相比,鄭梉想要的不過是九牛一毛。

 布雷迪之所以要支持和挑動鄭梉對付大明,原因就是因為大明成立了海外貿易公司後,大大的損害了他們的貿易利益。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這是布雷迪所不能容忍的。

 但是,荷蘭王國在遠東的駐軍並不多。

 而且,荷蘭也和大明動過手。

 明朝崇禎六年農曆六月初一(公曆1633年7月6日)起至九月二十(公曆10月22日),大明和荷蘭爆發了料羅灣海戰。

 明朝方面先後投入了戰艦150艘,其中有50艘炮艦,士兵幾萬人。

 荷蘭人方面印支殖民總部派遣9艘帶加農炮的蓋倫帆船。

 雙方在在福建金門東南海岸料羅灣展開激戰,最後明朝水師在鄭芝龍為前鋒以絕對優勢兵力擊敗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劉香海盜聯軍。

 此後,荷蘭和鄭芝龍達成了約定,成為了合作伙伴,兩者之間有了穩定的商貿往來。

 但是,現在鄭芝龍已經放棄了走私貿易活動,鄭家所有的對外貿易已經全部由大明海外貿易公司接管。

 同時,大明稅務司海關總署的成立,讓海外貿易需要繳納關稅。

 荷蘭人想和大明做生意,就必須要向海關總署繳納商稅。

 這個稅很高,壓縮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利潤,所以布雷迪不樂意了。

 這就是布雷迪以及其身後的東印度公司或者說荷蘭王國願意支持鄭梉侵擾大明的原因。

 在布雷迪的計劃中,如果布雷迪在陸地上能夠擊敗明軍,佔領明國的廣東沿海的幾個港口,那麼自己的商船就可以在這裡登陸,繞過明國的海關總署。

 即使鄭梉佔領不了明國沿海的港口,只要能在陸地上打開一條商道,那自己的貨船可以在安南靠岸,隨後將商品從陸地上運往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