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又起事端

 要知道軸承上的鋼珠精度要求非常高,可沒想到宋應星竟然成功了!所以,朱慈烺讓宋應星協助造炮,其實就是讓他再去磨鋼珠造軸承!

 宋應星一臉苦澀,要知道,一副軸承可需要二十個工人熟練在一起,磨上三天,才可能成功!可是太子殿下已經下令了,他只好奉命!

 話分兩頭。

 湯若望帶著崇禎皇帝的旨意和朱慈烺的要求前往兵仗局督促鑄造新式火炮,沒想到他卻遇到麻煩了!

 湯若望雖然是皇上下派下來監督火炮鑄造的,但兵仗局的人根本鳥都不鳥他,湯若望處處受排擠,造炮的工作根本無法開展。

 兵仗局和兵器製造司一樣,也是專門用來製造武器的,不同的是,工部負責的兵器製造司主要製造地方衛所和衙役捕快用的刀劍、盔甲,而兵仗局則是兵部管理,專職製造大明邊軍使用的武器,包括火炮、鳥銃。

 兵仗局目前是兵部郎中胡敬負責,到了崇禎十三年,兵仗局已經糜爛不堪,對於武器更是粗製濫造,以次充好,製造出來的火炮、鳥銃常常炸膛,讓邊軍士兵苦不堪言,甚至都不敢使用火器,畢竟使用刀劍衝殺,也許還能砍殺一兩個敵人,而使用火器炸膛死了,那才叫一個冤。

 雖然,兵仗局如此**,但是卻依然沒有任何事情,因為兵仗局背後有著錯綜複雜的利益鏈條。

 例如,朱慈烺讓錦衣衛和情報司去收集成國公朱純臣黑材料時就發現,兵仗局有七成以上的生鐵都是成國公府在供應,兵仗局背後的勢力可見一斑。

 湯若望做事情嚴謹認真,對於新式火炮的鑄造更是要求嚴格,可是如此鑄造,兵仗局的大爺們還哪有油水可撈!縱使湯若望是帶著崇禎的旨意和太子殿下的要求到兵仗局監督鑄造新式火炮,但是兵部郎中胡敬依舊不買賬,從朱慈烺給湯若望安排工作,到如今,湯若望已經到兵部五天了,雖然兵仗局鑄造了五門新式火炮,可是在湯若望看來,沒有一門是合格的。

 湯若望很生氣,他找到胡敬理論,胡敬說他們兵仗局只能造出來這樣的炮,愛要不要!湯若望和胡敬理論幾句,胡敬對湯若望開口大罵,並被叉出了兵仗局衙門。

 這些事,朱慈烺目前還不知情。

 朱慈烺這幾日無事,難得的清閒下來,正思索如何對付成國公朱純臣,卻有小太監來報,說湯若望求見。

 朱慈烺一頭霧水,心想這湯若望怎麼回事,讓他去監督鑄造新式火炮,他怎麼有心情跑自己這來,帶著疑惑,朱慈烺召見了湯若望。

 而湯若望的話,讓朱慈烺大為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