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採購設備

 一轉眼,時間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這段時間幾個電子廠的人都上齊了,而且學校也都開學了,要貨量都是急劇增加。

 劉鵬手裡的行知小學和行知中學,每天差不多可以消化5000個麵包,也就是250kg左右。

 劉明傑的鴻文職業學校要好點,基本上300kg上下的樣子。

 王海的榮威電子廠今年擴建了不少,再加上都是年輕人,吃得多,買的也多,一天400kg的量,當然也有可能是剛開始的原因。

 趙毅的星空電子廠還是老樣子,300kg左右。

 然後就是王權的富康電子廠了,他的路子和劉明傑的鴻文職業學校差不多,從零售上吃回扣,不從我這吃,當然我這邊肯定是還要適當的表示一下的,富康電子廠今年差不多有7000人,將近三個鴻文職業學校的量,每天都可以賣出一噸的量。

 再加上門店這邊,雖然不生產了,但是零售還是在做,每天賣個一千多塊錢還是沒問題的。

 所以,目前我手裡的生意,每天的出貨量直接達到了2500kg,實際數量達到了個麵包,工人數量直接增加到了15個人,其中8個人是在幹包裝的活,沒辦法,沒錢上設備,我就只能找人工代替。

 為了節約成本,我招收的都是退休了的本地阿姨,這些人基本都是五十五歲退休,身體倍棒,再加上做麵包的活確實不重,很輕鬆就能完成。

 “廉老闆,不行的,現在的產量太大了,工人們都有點吃不消了,如果可以上機器,還是上機器吧!”

 這天下班之前,朱阿姨跑到辦公室給我說道。

 “好的,我知道了,朱阿姨,明天我就去定機器!”

 其實機器我已經在看了,只是沒有下定決心買。

 設備買不買,主要還得看銷售量,這是一個要算賬的事,不能盲目擴張。

 一臺自動包裝機需要25萬,每小時可以包3000個麵包,馬不停蹄的一天可以包只麵包,機器按照五年折損計算,每年再加上一萬元的維修保養費用,也就是六萬元一年,平均算下來0.05分一個包裝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