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墨一 作品

第385章 初探

 次日一早,各自打定主意的兩撥人一起出發開始正式趕路朝蒼霧州而去。 

 凡界山人多,很容易就打聽到了下山之路,幾人順利走到了凡界山下部,雲遠也算知道了這凡界山為何叫凡界山了。 

 凡界山之上,方舟穿梭於九天之上,宛若天上仙人。或者說,乘遊方舟之人,於凡世間,日子過得有如仙人一般逍遙,人間美食、美景、美人,皆儘可享。 

 凡界山之頂,無論是從方舟下來的人,還是本就在渡口的北潯津吏等人,亦或是開店的、擺攤的,甚至是店裡的小二,府裡的下人,日子有過得同樣逍遙自在的,也有過得富足滿意的,至少也能有個衣食無憂。 

 凡界山之下,雲遠他們見到的除了下山的旅人,更多的就是普通百姓了,有挑著水上山的,有擔著新鮮水果上山的,有揹著精美布匹上山的,還有抬著竹轎送人上山的。這些都是山上之人平日裡都看不到的人,但正是這些人支撐起了凡界山上的自在生活。 

 一路下山見到的,除了這些人,還有搭在路邊平坦之地的低矮茅屋或者一些木板搭建的簡易木屋,這是每日裡上山下山腳伕的生活之處,以最簡單的形式搭建成了他們臨時的“家”,他們在這兒用辛勤的汗水,厚實的肩膀支撐起了那個有妻有兒真正的家。 

 但對於這些人,對於這些簡陋的房屋,還有上山下山的旅人嗤之以鼻或是面露厭惡之色,認為這些人身上的汗臭汙了自己的口鼻,髒了自己的眼睛。 

 對此,這些山下之人視若未見,聽若未聞,早已麻木。 

 尚未麻木的最多不過眼神之中充滿憤然,面露慍色,但卻不敢有絲毫髮作,一時不忍,可能就會影響自己一日的生計。 

 但這樣下去,早晚也會變得如同其餘人一樣,麻木! 

 凡界山,凡界山,隔開的就是這山上山下的仙凡兩界。 

 宋霜辛路遙一路下山倒是興致勃勃,如同真的遊山玩水一般,只是他們對於這些山下之人並無厭惡之意,更多的是視若平常。 

 而云遠則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別人不知道什麼原因,紅紅可是知道的。 

 紅紅用肩膀撞了一下雲遠,“小遠,不要又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了。現在你、我都只能是這世間的過客,改變不了什麼的。看見了就記在心裡,等有一天你能成為世間的執筆者,你才能改變這些。” 

 “是我又犯了心中的憂思之症。唉,道理我都懂,可看到了就是有些不忍。” 

 “小遠,小星,你們在說什麼呢?”宋霜聽到兩人之間的對話,有些不明白,於是問了問。 

 “這事說來話長。這麼給你說吧,有位先賢說過一句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你們聽說過沒?”紅紅回了宋霜的話。 

 “這當然聽過,天下的讀書人莫不被這兩句話的立意高遠、心胸寬廣所打動。” 

 “小遠能不能做到後天下之樂而樂我不知道,但先天下之憂而憂嘛,就是他現在的狀態。” 

 “哦,剛才小遠面含憂色,難不成就是因為見到了這些山下的辛苦人家,為他們而憂?如若這樣的話,對於普通人能心懷仁慈,那我是真心佩服,小遠你有一顆愛人之心,說是先天下之憂而憂,也不算太過誇張。” 

 “宋大哥不要取笑我了,我只是心有些軟而已,不敢說憂天下。”雲遠連連擺手,不敢當這麼一句話。 

 “不過,我對於此話倒有不同的看法。” 

 “不知宋大哥有何高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位先賢說此話時已經列居廟堂高位,所見所想所思遠非常人。所以我想,他憂的不只是所見的一方之人,更是憂的這天下他看不見的所憂之人。這才配得上他胸懷天下之志。” 

 “宋大哥說得有道理,是我想的狹隘了。”雲遠聽完對於宋霜所說之理很是認同。 

 宋霜能有這樣的理解,其實與他同樣身居“高位”有關。做為宋家嫡系,在家族長輩言行的耳濡目染之下,早就習慣了著眼於大局看待事物,可以說,他們宋家,心裡有的也是整個北潯,而不是平日裡所見的一人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