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東正傳 作品

第404章 參議軍事

 劉錡明白,像丞相這樣的人,在信中是不可能寫廢話的,一定是有其含義在裡面。 

 所以看樣子.......丞相是準備將他當成鎮守一方的大帥來培養了,就不僅僅是統兵大將這麼簡單了。 

 就這放權的魄力,大宋百年來無人出其丞相左右。 

 當然了,也很容易想到,丞相將來之所以敢如此放權,也是因為並不擔心有什麼問題的緣故吧,具體如何誰知道呢。 

 劉錡隨即又拿出桌案角落處的一張信紙來,這不是一張普通的信紙,而是一份兒調令。 

 誰的調令呢,乃是關於黃縣暫代縣令秦熺的調令,說是要將這秦熺調到他的軍中擔任參議軍事一職。 

 這說明什麼?這不就恰好說明是要準備打仗了嗎? 

 這個時候將秦熺調到軍中來,不就是為了積攢功績嗎。 

 也就是說,丞相早已經知道了金軍在積極備戰的消息,甚至還比他們這些開封駐軍知道得要早。 

 更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了應對安排,就這速度......到也十分符合丞相的行事風格,上一次北伐也是如此之速度。 

 說要打仗了,立刻就出了兵,一點兒也不像是前些年那般拖沓。 

 而關於參議軍事這個職位,也很好理解,通俗來講就是謀士或者幕僚的意思嘛,級別大致與統制相當。 

 而在此之前,大宋軍中已經很久沒有這麼一個職位了,大概是從靖康恥之後就沒有了。 

 劉錡很早就明白一件事情,一支軍隊的參議軍事越多,這支軍隊就越爛。 

 參議軍事在軍中什麼事情都可管、什麼事情都可諫言,還可事事直接上稟朝廷。 

 因為這個職位在很多時候的作用,就在於文官限制武官,所以也不完全是謀士或者幕僚的意思,還有相當大一部分監軍的意思在裡面。 

 而如今丞相讓秦熺到他軍中來擔任這麼一個職位,又是幾個意思呢,僅僅只是積攢功績嗎。 

 不過劉錡對此也並不是很憂慮,正相反,他還顯得極為的放心,甚至還有著前所未有的安心。 

 之後只要在不耽誤大事的前提下,劉錡還是十分樂意將讓給那秦熺足夠的功績的,這又有何妨呢。 

 與此同時劉錡還有想到,丞相恐怕已經在開始給秦熺組建班底了,而這岳雲便是第一個。 

 論家世他爹是嶽某,論能力那也是沒得說,不說超過他爹,但也至少有七八分真傳。 

 接下來但凡是有青年才俊的人冒出來,丞相應該都會將他們一併安排到秦熺的身邊。 

 故而他剛才便讓岳雲到相府去轉一轉,算算時間,秦熺此時應該也從黃縣回到開封了。 

 想到這裡,劉錡不禁暗歎一口氣。 

 因為他又想到了趙氏的將來......算了,其實也沒什麼好想的,反正也就那麼兩回事兒了。 

 到時只希望,他劉錡能死在丞相前後不久便是。 

 這樣.......在死後留名應該會好上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