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長生 作品

第92章 顧澤軍師若在,我絕不投降

 “我素知你忠義驍勇,當初與我軍交戰,向來一馬當先,不避石矢……” 

 “昔,你固守樊城,曾拔劍斬了說降的使者,還將他項上人頭懸城七日,以儆效尤。” 

 說到這裡,曹操緩緩抬起頭來,看著帳下滿身碎甲,滿面風塵的男子。 

 他的眼神晦澀難明,旁人難得猜見此時是喜還怒。 

 “我本以為,如此剛烈堅貞之士,當與那劉姓使君共存亡才是。卻是不曾想到,你收攏本部,星夜出走,反倒是叛出了大耳賊。此為何邪?” 

 “回丞相話,下愚本是荊州南郡人,曾效力於蔡瑁張允,後被劉備曲部所擒,帶至新野,因拒不受降,險被劉備殺身以瀉心頭大恨。” 

 “當時是,先生感念下愚忠義,力排眾議,赦我死,徒我歸。卻也因此失了蔡瑁張允之信,再度險被斬首。” 

 “臨刑時,先生雖遠在新野,卻能遙相謀劃,憑空博弈,再度以計救我性命。” 

 “先生曾言,下愚素有忠義,當行忠義之事,將樊城託付之。” 

 說至此處,偉岸男子不由虎目蘊淚,聲音亦有哽咽。 

 寥寥數息,便回覆心情,聲音更顯沉重果決。 

 “下愚拱衛樊城,乃是為先生效死,實非大耳賊也!” 

 “兀那大耳賊,不勘好壞,顛倒黑白,先生為其嘔心瀝血、夙夜憂嘆,卻被那諸葛匹夫奪了軍師之位……何其不公!” 

 這一員悍將,正是點燃樊城一把火,率本部叛出劉備的霍峻! 

 而霍峻口中所述,願為其效死的“先生”,其身份更是呼之欲出。 

 曹操微微頷首,難掩心中喜色,心中暗道。 

 劉備啊劉備,天下人皆言你仁德寬厚,有雄才、得眾心,統御有術! 

 卻是不想,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的顧澤,你竟是棄如敝屣,倒是履相迎了個空有臥龍之名的諸葛匹夫! 

 而今人心盡失,危難之際又遭忠臣背主,怕是該捶胸頓足、悔之晚矣了吧? 

 反倒是吾,不但蒼天眷顧,幸得顧澤人在軍中,而今又迎來了如此忠義驍勇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