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夜雨聲 作品

第九十二章、人口普查

整整大半月,十一月初,一份表冊才呈到陸鵬手中來。

他看著大為詫異:“這麼少的嗎?”

統計出來的欽州實戶數一共16961戶,115260人,其中靈山縣五千餘戶,剩下都是安遠縣的。

姜西平拿著前次的人口圖冊道:“已經不少了,比上次多了很多,應該與多了那些隱戶有關。”

陸鵬看了看,上次是二十二年前的記錄,當時欽州總人口只有八萬多。

陸鵬想起來不禁有些感嘆,十萬人口之前竟然有整整兩三萬災民,想想當真可怕。

他繼續往下看去,欽州城內的人口是七千餘人,靈山縣城人口四千人。全州五十歲以上竟只有三千人,低於十四歲的則達到了兩萬。

這數據看著感覺不太正常,但想想這時代人們的平均壽命,和欽州的境況也就釋然了。

此外,這時代人口流通極少,民眾想要從戶籍地去往別的州縣,一般都需要一種叫憑由的東西,類似於後來的路引。所以一般州縣外來戶是極少的,但欽州情況卻又頗為特殊,有不少被流放到此的人,這些人在一定時間內不算在戶籍人口中,數量足足有上千人之多。

而正是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欽州的治安一向也是個比較嚴重的問題,好在他上任以來倒是好轉了不少。

陸鵬查看了許久,才遞交給吏員拿去存放到案房中。

接下來他拿著硃筆對著欽州城的圖紙陷入沉思,七千人的城市,規模太小了。但也沒辦法,現在這時代基本都差不多如此,除非是臨安那種頂級大都市。

最重要的還是生產力,生產力上來了,農業人口自然少了,就會本能地向城市裡流動。

所以說還是技術最重要啊。

他手中的硃筆在圖紙左下角點了點,這片匠人們聚居的街坊被命名為天工坊。陸鵬對技術的支持是不遺餘力的,他也看到了這時代匠人們是有著相當強的創造力的,只是仍然需要時間來發酵。

其他諸街各坊依舊如前,而大量謝家隱戶和之前一部分鄉兵,以及其他一些閒散人口,在分到田地後定居在南邊的城外,也是鄰近大批良田的區域。在基建隊的辛勤勞動下,這些人的家園已經基本建成,形成了一片人數不低於城內任意一個坊市的聚居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