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我和贅婿兄長互換身份 作品

第134章 縣城內局勢,不容樂觀

  “你可以把這份善良留給你身邊的至親之人。”

  “記得,你還有你娘要照顧的。”

  許元勝說道。

  “我知道錯了。”王靈兒垂著頭。

  等吃過早飯,許元勝留下了二十兩,也算是獎勵這娘倆懂得擺正地位的獎勵。

  稍後就去了衙門。

  等到了衙門後,譚磊等人都已經早早到了。

  三號班房裡明顯有人經常打掃,應該是負責留守衙門的兩個後備差役做的。

  雖然沒有做多少活。

  許元勝暗暗點頭,沒有偷懶就是好同志,一人獎勵了兩百文。

  不如隨自己下鄉的差役拿的多,但下鄉確實更辛苦一些。

  在班房裡,看了一下兩個留守差役彙總的一些縣城內的信息。

  挺全面的,雖然做不到上達府城的高度。

  他們記載的大多數事,無不是圍繞著秋糧徵稅引發的。

  畢竟各縣的頭頭們,都被控制在了青州府。

  下面的人也是卯足了勁的收稅,使得不少窮困家庭支離破碎,縣城內不少商販也無心做生意,人心惶惶的景象開始顯現。

  “這才是封建社會,最真實的一幕。”

  許元勝看著彙總的消息,心善的人開始把女兒許配出去,少一口人能少一口糧食,繳納秋糧稅也能少點壓力。

  但這個節骨眼上,普通人家也不敢成親的。

  所以大多數家境貧困,子女多的,多數把女兒賣給大戶人家當丫鬟或是侍妾。xièwèn.com

  心狠的,直接賣給青樓,完全抱著犧牲一個女兒,換取更多的銀兩為餘下的人謀個活路。

  “今年突然提高了五成的秋糧徵稅,還是嚴酷了一些。”

  “連城內的人都開始遭殃了。”

  許元勝翻閱著一道道的信息,心裡很清楚若不是他的出手,城外的上百個村子,怕是要跑掉一半,賣兒賣女都是小事。

  入山為匪,祖祖輩輩背上一輩子罵名。

  趕上冬季,易子而食也不是不可能。

  會比城內的這些現象,更加殘酷和血淋淋。

  他能穩定住城外的局面,但縣城內卻不歸他管,若無必要,他也不想插手。

  正如他和王靈兒說的話。

  善良用在身邊的人即可。

  其實還有另外一句話。

  “善良是等價的。”

  許元勝平靜的合攏那份卷牘,好心幫人不求回報,不見得就是好事。

  趙梅和王靈兒娘倆,那是身段好長相佳,又是本分女人,懂得擺正地位。

  就說他那宅子後院的大同婆娘和泰山姑子,都是隨時出手就能換來幾百兩的女子。

  可以說,他留下的人沒有一個無用的,嗯,除了門房老頭,那實在是賣不掉了,倒也吃不了多少糧,權當敬老了。

  當然這些只是其次,還有一層更深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