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淨水2024 作品

第二十八

廖晴對這種送禮的風氣覺得實在接受不了。醫館已經擴建了不少,她帶了好些個徒弟晝夜忙碌。定製手術器械,安排手術,進行術後處理,她連上茅房都是飛快的,哪裡有時間去看什麼禮物!

可是特權階級是不能得罪的。她只能陪著小心,為著蒙古人可以心安,也只能“笑納”。這些禮物其實都是眼線,是來瞧病的貴人的保險繩,不盡心盡力的話,美男的刀子可是會殺人的。

她只能盡心盡力地醫治病患,並且儘量為錢家鄧家馮家謀求利益。因為有著“救命之恩”這麼一層關係,江浙行省杭州路很多官員皂吏為鄧家醫館大開方便之門。宋人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也因而有所改善。

隨著救治成功率顯著提升,一傳十十傳百,全國各地前來看病的人越來越多。就猶如現代的大型三甲醫院,醫館周圍的餐飲住宿全都被帶火了。

鄧家醫館旁邊的食肆客棧基本上每天都爆滿,連醫館門前的街市,都經常車馬堵塞,人流水洩不通,醫館經常需要安排人手疏導車流。

美男們有了用武之地,在醫館內維持秩序,在醫館門前疏導車流。堪稱杭州城一景。

閒來無事的夫人小姐們坐著馬車溜達到鄧家醫館門口,欣賞欣賞新來的“美男”也成了一個流行趨勢。在現代,這種行為稱為“打卡”。

醫館門前的路更堵了。甚至開始為行車先後有打架的了。鬧得大了,蒙古人抽出刀來,總會有宋人受到牽連。杭州城的幾個蒙古大姓為了佔據這條街及醫館周邊的資源大打出手,鄧家醫館甚至被迫關門數日。

這樣下去不行。時間精力不能都花在這上面,太浪費啦!

廖晴決定將醫館整體搬遷。

她請了人帶著求見杭州路最高長官,達魯花赤,訴說了想要在杭州臨縣建立一個大型醫館的想法。並委婉的提出可以由大人指定地點。

此時的達魯花赤是一個高高壯壯的將軍出身的蒙古人,他不明白建一個醫館為何需要如此大費周章。經幕僚解說才知道這是明著給他送大禮來了,立馬高興起來,同意了廖晴的要求。

為著車馬便利,水陸方便,達魯花赤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圈,下達了政令。能參與到蛋糕分配的幾大家齊心協力,把範圍內的釘子一一拔除。

錢家鄧家的百業進場了。開發房地產什麼的,只要有地方,有資金,有人手,那還不是進展飛速。

各大族紛紛修建好客棧酒樓,按照事先說好的,鄧家錢家不做這兩樣生意。不過百貨鋪子,藥鋪,戲園子,車馬行乃至鏢局什麼的,可以做的簡直不要太多。光是新醫館的日用消耗就已經達到非常驚人的金額。

大批的資金人手投入,各項工程產業進展飛速,廖晴恍然間產生了某些在現代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