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子舟 作品

第90章 科研合作新方式

事實上他一直對公司所有業務都源自林晨的科研成果這件事是有所擔心的。

畢竟他並不知道林晨有系統,自然會擔心萬一林晨發明快槍手的狀態不在,晨曦生物就沒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而這次想要直接下場微藻產業,除了微藻產業前景廣闊,是個賺大錢的市場外,也是存了提升公司科研力量的念頭的。

之前不管是藥劑生產還是技術授權的業務,其實都是用不上多少專業科研人員的。

但進行藻種的生產和微藻汙水處理方案的落實就不一樣了,太多環節都需要有專業的科研人員。

而等科研相關的員工數量達到一定後,順勢建立相關科研研究室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過李文彬也知道這樣組建科研力量的弊端,那就是初期很難招到比較有實力科研人員。

林晨現在的建議倒是一定程度解決了這個問題,一開始就先組建好實驗室,跟畫餅相比,肯定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更有吸引力。

“我也是這麼想的,不過光靠這個,能吸引來的學者估計比較有限,所以我們還可以多招聘一些顧問!”

“除了顧問費用外,讓他們也能獲得技術資料,甚至我們還可以提供經費,贊助相關研究!”林晨補充道。

受限於新公司盈利的影響,想像以前那樣廣撒網,大量獲得科研積分肯定是不現實了。

所以他轉變了思路,在儘可能讓多一些學者用上新技術的同時,也通過

都說質量不夠,數量來湊,林晨則正好相反,既然技術能輔助的科研項目變少了,那就加大對輔助的力度。

試試看資金的輔助,能不能也提升科研積分的獲得。

“這個好!”李文彬有些興奮地說道。

雖然林晨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科研積分,但他這方案也是充分考慮到了

能被選上作為顧問的學者,肯定都是微藻領域最有實力的那一批,也是用上微藻相關技術後,最有可能弄出實用優質藻種的人。

贊助他們的研究,等於是提前將他們相關研究成果掌握在了手中。

提供資金贊助後,不說能享有多少的成果專利佔比,至少拿一個優先授權或者購買資格,還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缺點也很明顯,少不了大量資金的投入。

不過這樣正常,不管是什麼科技類公司,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科研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沒有研發投入,哪來新的技術和新的產品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呢?

像晨曦生物一樣,之前幾乎零科研資金投入的公司,反而是極端少見的。

而以公司的現金流,完全也有足夠的資金去支持進行相關的研究。

“那這樣子公司組建的時候,這件事我也一併加入流程中去,到時估計還得由你來幫忙篩選合適的贊助項目!”

兩人簡單交流了一下研究團隊組建以及微藻項目贊助的相關事宜後,李文彬提醒道。

其實不管是招聘普通科研人員組建研究團隊,還是篩選有潛力的微藻項目進行投資贊助,他都是能夠勝任的。

畢竟之前在漂亮國當高管的時候,就沒少負責過這些事情。

不說駕輕就熟吧,也是熟門熟路。